|
近期寧夏不斷爆出有企業在線排污監測數據造假,而這類“貓膩”事件近年來在全國已是屢見不鮮。從公開偷排到暗地對監測設備“動手腳”,企業污染到底還有多少“隱情” ?
前不久,寧夏啟元藥業被查出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異常、涉嫌數據造假的問題,即當設備停運、鍋爐煙囪排放煙氣明顯變化時,在線監測數據卻紋絲不動。不止在寧夏,去年山東省也查處了17家對環境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企業。
國家于2008年啟動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本意是更加科學、透明、便捷地采集企業排污數據,規范企業排污行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降低設備運營費用,逃避環保罰單,企業便“聯合”設備運營商在監測數據上花心思,讓自動監測成為“手動”,甚至有地方政府也通過此舉來贏得環保政績。難怪,一組組“華麗”的數據背后卻是不斷惡化的環境狀況。
比污染更可怕的是掩蓋污染真相。企業在線監測數據造假不僅影響排污費的征收,重要的是會對相關部門制定總量減排計劃造成誤差。而企業屢查屢犯的根本原因在于違法成本低。據環保部門介紹,現行法律沒有對在線監測數據造假規定具體的處罰主體和處罰措施,環境執法部門也因此缺少執法細則。
為了防止企業數據造假行為,有的地方也出臺了相應的監管措施,去年國家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還聯合印發了《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計劃投資400億元實施基礎、保障、人才等三大工程加強環境監管能力。
事實上,企業在線排污監測數據造假,涉及排污企業和設備運營商,相關法律首先要明確處罰主體和處罰措施,應對排污企業加大經濟或刑事處罰力度,對設備運營商予以曝光、取消資質等處罰,以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切斷污染的利益鏈。此外,政府可統一“打包”購買在線監測服務,交由第三方定期對監測企業明察暗訪。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表示,正在修改的環境保護法將在如何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如何加強依法治污、依法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公眾期望有更高質量的環保制度、法律出臺,讓污染真相“曬”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