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爆表依據標準存在爭議 霧霾險值不值得買?
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與天氣有關的一大波保險產品再次來襲。不過,太陽險、月亮險神馬的都已落伍,最近搭載天氣順風車的是霧霾險。
霧霾險本質為健康醫療險
羊城晚報記者整理了目前發售的三款霧霾險,從本質上來看均為健康醫療險。其中人保霧霾險的核心保障就是對霧霾帶來的健康損害給予補貼。而平安推出的兩款產品一款為專項承保霧霾下的高發癌癥——肺癌,為特定呼吸系統疾病提供住院津貼;另一款霧霾指數險則是類似月亮險的翻版,事關旅游城市的一項清明假期的短期健康補貼。
從各個產品的共同點看,都是將空氣質量指數(AQI)是否爆表作為理賠標準。如人保霧霾險理賠的一項標準為“只要連續5日空氣質量指數監控大于300,將一次性給付污染津貼,最高達300元”;而平安霧霾健康險也是以AQI指數超過300為理賠標準,如果連續7天爆表,保費超過100元的投保人,將獲贈肺功能及耳鼻喉檢查;保費超過500元的投保人,將獲贈肺部CT檢查。
爆表依據標準存在爭議
按發達國家的治理經驗,徹底解決霧霾問題至少要花30年時間。作為一項創新的嘗試,這一險種的推出獲得了普遍贊譽,更多保險公司也表示在精算研發當中,有計劃推出與霧霾相關的產品。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很可能成為未來一項主要醫療健康的產品,僅以空氣質量“爆表”來進行理賠,是否科學?因為呼吸道產生的疾病,是不是完全與霧霾相關呢?還有,在判斷標準上也存在著爭議,如不久前廣州回南天因為霧氣過大,將“霧”當做“霾”AQI指數超600,被一些專家指為不科學。此外,細心的消費者也發現,一些機構發布的AQI指數差別很大,有些指數會輕易達到連續7天突破300,而有些指數則始終數值偏低。
霧霾險的優勢在哪?
霧霾導致的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或者心腦血管疾病一般在商業醫療保險中可以獲得理賠,霧霾險的特殊優勢,目前主要還是在理賠標準操作簡單上。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一般期限為一年,且不保證續保,這意味著一旦出現保險責任的賠付,保險公司在賠付醫療費后,投保人在下一年交保費時,可能需要額外增加保費,也有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保。因此,霧霾險對同一病人是否有可延續性還有待觀察。(記者 程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