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氣象局原局長、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的PPT里存有一張照片:一位穿著紅色羽絨服的女士在霧霾天里遛狗。為了健康,女士戴了一個口罩,狗也戴了一個口罩。3月14日下午,在中科院大學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當秦大河演示這張照片時,幾百位研究生都笑了,不過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苦笑。
近幾年,霧霾天氣不斷,不僅引起了百姓的吐槽,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但老百姓還是感覺治霾不力。論壇上有研究生向秦大河提問,面對嚴重的霧霾,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效果不很明顯,我們治霾有沒有阻力?如果有的話這個阻力是什么?
秦大河認為,這個阻力主要來自產業界,這在國際、國內都一樣。要減少他們的排放,對他們而言就是損失。前段時間,河北省把800萬噸產能的鋼廠都推倒了,但如果把所有高排放的都推倒,數以萬計的產業工人怎么安排?企業有點難。假如工人以前月掙5000元,你安置后變成月掙500元,行嗎?所以減排無論對企業、對政府都是一個系統問題。“當然,減排還有一個途徑。更多地培養能夠發展綠色產業、申請綠色技術專利的人才,使我們GDP的單位能耗可以接近美國和日本。”
秦大河特別強調,治污減排是個持久戰,需要政府和百姓共同努力,百姓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有的食物,你不喜歡吃就扔掉了,這不是浪費么,因為有很多的碳‘元素’在里面。”(記者李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