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話
“暴露時間+污染物濃度=健康風險”
參與過這份報告研究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表示,我們已經公開了污染物濃度,現在又做了人體暴露效應研究,這是很大的進步。接下來的研究就可以把污染物濃度和暴露模式疊加起來計算了,來真正研究中國人因環境污染而受到的健康效應。
新京報:你對這份報告如何評價?
潘小川:這份報告有很大的代表性。對人體健康受環境污染的研究來講,最終要考慮的是人體吸入污染物的劑量,術語叫做“攝入有效劑量”,它有3個參數,首先是污染物的濃度,然后是人體暴露的風險,最后才是把前兩者結合起來的、真正進入人體內的有效劑量,這才是人體受環境污染最終的健康效應。
現在,我們已經公開了污染物濃度,現在又做了人體暴露效應研究,這是把工作推進了新的層次,是很大的進步。
另外,之前我們國家做“人體暴露”都是參考歐美國家的研究,但事實上我們國家人群和歐美國家的暴露模式有很大不同。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詳細研究,對科研來講,有比較強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新京報:到底什么叫“暴露”?怎么理解?
潘小川:“暴露”的風險主要考慮的是時間,也就是人體接觸污染物的幾率。人體接觸污染物的時間越長,幾率越高,受到的健康影響越大,比如你暴露在霧霾中四五個小時,在同等濃度下,肯定比暴露兩個小時受到的健康風險更高。
但是對于健康風險來說,另一個很重要的參數是濃度,只有把濃度算進去了,才能真正得出人體實際接觸的污染物的影響。比如現在得出農村人口暴露在大氣中的時間比城市人口多,但如果城市空氣污染物濃度比農村高的話,那城市人口實際攝入的污染物還是很高的。
同樣的還有水質,現在我們說我國居民喝水量比美國人大,但這里面沒有比較水質。如果水里面的污染物比較多,那中國人因為喝水而產生的健康風險會比美國人還要更大。
新京報:接下來的研究是怎樣的呢?
潘小川:現在這個報告做的主要還是暴露風險,也就是人群接觸污染物的時間,還沒有考慮濃度這個系數。接下來的研究就可以把污染物濃度和暴露模式疊加起來計算了,甚至可以用上生物標志,如檢測尿液、血液污染物情況,來真正研究中國人因環境污染而受到的健康效應。(記者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