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北京這幾天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有些市民提出,面對重霾,北京為何未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政府部門采取了哪些應急措施?就此,記者采訪了環保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
疑問之一:北京為何未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釋疑: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根據監測數據,14日夜間,煙花爆竹燃放導致PM2.5峰值濃度超過500微克每立方米,由于大氣靜穩、擴散條件較差,PM2.5濃度下降緩慢,持續影響到15日,達到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標準。
14日8時和20時,環保部門按照2013年通過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的規定,兩次發布全市啟動“空氣重污染應急藍色預警措施”的信息。
15日下午,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判斷,16日中午前后,全市自北向南空氣質量將逐步改善。環保部門監測數據證實,到16日14時,北京城區與北部地區的PM2.5濃度顯著下降。
也就是說,當時北京市的空氣污染狀況并沒有達到“預測未來持續3天交替出現‘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的橙色預警,或“預測未來持續3天出現‘嚴重污染’”的紅色預警級別。
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當遭遇橙色預警時,采取“停產”“停工”“停放”“停燒”等強制性污染減排應急措施;遭遇紅色預警時,還將增加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渣土、砂石等易揚塵的運輸車輛停運,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等措施。
疑問之二:應對霧霾,政府采取了哪些應急措施?
釋疑:《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規定,遇藍色預警級別時,應向市民發布健康防護提醒措施,以及倡導自覺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
北京環保部門表示,在空氣污染情況達到藍色預警級別后,已通過短信、微博、微信、互聯網、車載電視等途徑向公眾發布了藍色預警的相關建議性保護措施,提醒市民空氣質量情況不適宜戶外活動,出行應盡量做好防護、縮短停留時間,元宵節減少燃放煙花爆竹等。
針對公眾的疑問,專家建議,一方面政府各部門應加強協作,形成合力,例如環保與氣象部門加強協同,提高空氣污染預測的準確度,以指導政府部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在遭遇污染天氣時應加強主動性,根據不同預警級別制訂更細化、更具執行性的應對措施,例如在低級別預警時,采取限制公車出行,嚴管大貨車、渣土車、工地揚塵,激發公眾積極參與環保的正能量。
同時,專家還建議,應加大“國十條”等法規的落實力度,切實做好京津冀魯豫晉的區域聯防聯控,通過對污染源的控制和減排,從根本解決污染問題。(記者盧國強、倪元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