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已經召開的地方“兩會”了解到,由于去年以來霧霾肆虐,多個省市將治霾寫入今年的當地政府工作報告。專家認為,由于環保工作既可以優化環境,也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還可以為地方經濟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所以地方政府對此熱情較高。不過從治理方法來看,由于限制機動車增長的手段更容易在短期內奏效,今年可能會有更多地區采取限行舉措,汽車產業的發展或將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2013年霧霾波及我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為此,治霾工作上升為多地政府工作重點。
2013年河北省空氣質量被一些機構評為全國最差。為此,該省政府工作報告設專章提出“只爭朝夕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強力治理大氣污染”,提出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和京津冀實施細則,深入落實我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突出抓好壓鋼、減煤、治企、控車、降塵等重點工作,確保完成今年污染物排放削減目標”。陜西、江蘇、福建等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都提到了對治霾的要求。一些重點城市,如濟南、南京等,也首次將對霧霾天綜合治理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以治霾為重點的環保工作的開展,被認為可以兼顧保護環境、調結構、穩增長。匯豐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分析霧霾出現的深層次原因,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難辭其咎。生態治理意味著將投入額外資金用于節能和低污染設備以及技術升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對環境生態的投入,同樣可以產生G DP,產生利潤,增加就業。這方面將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從各地治霾舉措來看,限制機動車增長很可能成為今年的一個重要手段。河南省政協委員岳文涵、張中俊在提案中建議,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來替代以汽車為主要運載工具的交通運輸模式,形成“同城乘地鐵、短途出行乘城軌、遠途出行乘高鐵”的格局。同時降低汽車保有數量,鼓勵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陜西省政協委員渠小玲、何秦也主張限制和減少機動車,嚴格管理公務車輛,同時對私家車輛實行限購。
這樣的舉措有可能對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表示,盡管中國在2013年成為全球首個國內汽車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的國家,但是整治空氣污染和反對鋪張浪費活動不斷擴大將讓中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吉利汽車本周在香港交易所的公告稱,預計2014年汽車銷量將增長大約6%,至58萬輛。而該公司2013年銷量同比增長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