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網天津10月2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公開發文確定天津市將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霧、消云減雨、防霜等作業,更好地在服務農業生產、緩解水資源緊缺、減輕霧霾天氣影響、保護生態環境以及保障重大活動等方面發揮作用。
這份名為《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是黨和政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福祉安康的一項民生工程,具有顯著的基礎性和公益性。
該《意見》要求,化對農業生產的服務。有農業的區縣人民政府,濱海新區塘沽、漢沽、大港管委會和市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年度方案和重要農事季節、作物需水關鍵期作業計劃,適時開展飛機、地面立體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實現空地聯合、區域聯合、全年常態化作業,促進糧食、水果、蔬菜等重要農產品實現減災增產。加強對干旱、冰雹、霧霾等災害的動態監測和區域聯防,科學調整作業布局,加大對重點干旱區和雹災區的作業保護力度。
《意見》指出,要合理開發空中云水資源。加強對天津市空中云水資源的監測評估,制定開發利用計劃,在海河流域和重點水庫匯水區、生態建設重點區開展增蓄性人工增雨(雪)作業,加強針對北部林區以降低森林火災火險發生概率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業,為該市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緩解水資源短缺而有效增加雨水資源供給。
《意見》要求,全力做好突發事件應對和重大活動保障。建立健全應對突發森林火災、異常高溫、嚴重空氣污染等事件的應急工作機制,及時啟動相應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開展人工防霜、消霧試驗。加強技術儲備和試驗演練,適時開展局部地區人工消云減雨作業,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開展。
《意見》要求,加快基礎保障能力建設,增強科技支撐能力,提高指揮調度水平。加強新技術開發應用,重點推進新型探測設備、作業裝備的引進和作業新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應用,建立作業效果檢驗示范區,開展持續的外場作業試驗。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吸收借鑒先進技術成果。
與此同時,緊密結合國家、區域作業指揮系統,建立高效的市、區縣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和作業指揮體系,加強上下級、軍地間、地區間的協作,建立跨區域作業協調機制,提高跨區域聯合指揮能力,提高作業規模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
此外,《意見》還要求,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加快建立責任明確、操作規范、制度嚴格、措施到位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將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生產納入當地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管理。加強空域申請、彈藥儲運、轉場交通、作業人員安全等重點環節的管理與監督檢查,杜絕發生責任事故。健全氣象、軍隊、公安等緊密協作的管理機制,依法落實彈藥購銷、儲運等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