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山東省環保廳專家分析說,秋冬季多霧是一種自然現象,霧本身會導致空氣濕度增大,能見度降低,特別是1月6日以后,氣溫回升形成逆溫,加上靜風、潮濕,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造成污染物堆積,導致了大面積霧霾天氣的發生,同時,北方地區冬季植被稀少,天氣干燥,對揚塵等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相對較差。
專家分析,燃煤、車船、工廠等污染源排放量大,才是造成本次空氣污染的根本原因。
山東省環保廳污染控制處處長肖紅分析說,當前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工業污染源排放、機動車排氣和城市及道路揚塵等,特別是2013年冬天持續低溫天氣,采暖燃煤消耗量相應增加而加重部分城市的污染。
統計顯示,津冀地區集聚大量的水泥、鋼鐵、煉油石化等高污產業,區域燃煤總量約3.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強度為8.5噸/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7倍。
蘭州市環保局局長閆子江表示,蘭州市2012年投入治污資金55億元,在取得明顯治污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工業污染源治理任務繁重,企業出城進展較慢,深度治理滯后,城區主要工業污染量短期內很難消減;低空面源小煤爐、小火爐尚未得到根本性防治。
此外,城市揚塵、機動車數量劇增等也是加劇空氣惡化的重要因素。
山東省環保廳數據顯示,2011年,山東省機動車保有量為2000萬輛,居全國第一,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48.6萬噸,占全省排放量的27.1%,是僅次于火電行業的第二大污染源。全省高排放黃標車約900萬輛,其中,大中重型黃標車氮氧化物排放量約占70%,尾氣中的多種廢氣污染物最終轉化為P M2 .5和臭氧。同時,山東省私家車保有量仍保持10-20%的增速,對空氣污染的負荷比逐年增加。
環保部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顯示,我國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巨大,201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為2267 .8萬噸、2273.6萬噸,位居世界第一,煙粉塵排放量為1446.1萬噸,均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其中,重點區域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為40微克/立方米、86微克/立方米,為歐美發達國家的2倍至4倍,北京到上海之間的工業密集區為我國對流層二氧化氮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公開空氣質量信息
北京、濟南、蘭州等地一些市民表示,政府應該推進信息公開,增加空氣質量預報次數和程度,PM 2.5這些數據要及時、多次通報,數據一定要真實。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V IP呼吸科主任石軍年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除密切監測大氣環境和及時發布相關數據外,還要做好相關預警,提醒公眾在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做好自我防護,減少戶外鍛煉和體育運動項目,重污染地區的醫療機構呼吸科,還要提前做出藥品儲備和人員調配,以應對患者增多后的就診需求。
“沒有公開就沒有監督。在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里,第一個要體現的是公開原則,要把所有污染源向社會公布,包括工廠、用煤等所有污染源都上網公布,公眾一旦發現,可以及時舉報,這樣才能減少群眾的焦慮,提高公眾參與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當代律師事務所衛愛民建議,政府應該把現在污染源的企業、數量及治理責任人、監督單位,接受社會監督。沒有社會監督,就沒有空氣質量的根本好轉。
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王迎春表示,目前北京市氣象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已經建立了空氣污染的預警平臺。但相對于普通的天氣預報,空氣污染預報的機制還不夠完善和細致。對學生、老人等特殊人群在污染天氣的預警,需要多個政府部門聯動才能得以實現,這需要政府部門在機制上提高服務意識,更加有效的集約資源。
應急措施應嚴格執行
“做好PM 2.5的監測、信息發布及其污染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是2013年的重中之重。”周 生 賢 說 ,要 確 保2015年 重 點 區域空 氣 中PM 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年均濃度下降6%。
業內人士表示,應對污染天氣,絕對不能只靠天幫忙,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都應該有所作為。
在環保部14日公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濟南以空氣污染指數500的“極值”,成為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為應對空氣污染,15日,濟南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推出了車輛單雙號限行、部分重點工礦企業立即采取臨時限產限排、建筑及拆遷等施工工地室外作業立即停工減少揚塵污染等八項應急措施。
北京市也適時啟動了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試行)》。為保障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有效實施,北京市成立了市級重污染日應急工作協調機構,設在市環保局,負責發布重污染日空氣質量,提醒公眾采取健康防護措施,倡導減排,同時指揮、協調應急方案的措施落實。
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洪介紹,按照方案要求,經信委向冶金、化工、建材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做出了減少排放物30%以上的要求。據初步統計,在建材、冶金、化工等重點排減的企業中一共有58家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上措施減排30%,28家施工工地停止了土石方作業,28家施工工地停產一天,北京現代1月13日停產一天,北京水泥廠停用1號水泥窯生產線,減少污染物排放約50%。
不過,一些地方在啟動應急處置措施還面臨不少困難。
山東省環保廳有關人士介紹,盡管全省環保部門2009年就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及時向社會及公眾發布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情況,提請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有關企業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重污染天氣對社會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從各市反饋情況看,均有相應預案,但各市普遍存在重視不夠,反應遲緩,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或不及時等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啟動應急措施,僅靠環保部門是不夠的,關鍵是當地政府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北京市正在試行的“重污染預案”中并沒有對各類強制性措施實施不利的處罰性措施,而公車停駛30%應急措施能否落到實處,也受到公眾廣泛關注。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說,短時極端應急措施雖然不會馬上改變天氣狀況,但可以緩解污染進一步加劇,降低對人們健康的危害,是必須要嚴格執行的,必須要有更嚴格的懲罰和更透明的監督措施。
必須告別“污染型發展”
專家建議,各級政府應該將防治大氣污染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大力實施節能減排,采取降低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揚塵污染等綜合治理措施,引導公眾養成綠色低碳生活習慣,共同努力促進大氣環境改善。
首先,合理規劃能源使用結構,大力推進新能源利用。甘肅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世民、蘭州市熱力總公司副總經理劉春生認為,我國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進入冬季,北方城市污染加重,要根據我國少氣、貧油、富煤的能源結構特點,合理規劃產業布局,特別在冬季供熱中,要盡量減少煤、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使用,增加新能源的比重,目前太陽能、地熱利用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國家要通過政策扶持和加大資金投入等,在開展集中供熱的城市大面積推行。
其次,加大機動車污染治理力度,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環保部提出,要深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加速“黃標車”淘汰進程,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推進提高車用燃油品質;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北京市自2月1日起執行相當于“歐五”的“京五”機動車排放標準,屆時,北京市將對新增輕型汽油車以及新增公交、環衛用途的重型柴油車實施“京五”排放控制要求。柴油車自實施之日起,停止在京銷售和注冊不符要求車輛;不符合“京五”標準的,輕型汽油車自3月1日起停止在京銷售和注冊。
再次,加強大氣污染科研水平,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專家提出,各地產業結構(污染排放源)、氣象條件、地理環境都有其特殊性,大氣顆粒物污染形成原因不盡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提高污染治理投資效率。
最后,強化協同治理理念,實施區域聯防聯控。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說,北京市的大氣污染物來源主要有本地排放,光、化學反應和區域傳輸等。這次霧霾污染天氣爆發之初,與周邊地區冬季燒煤取暖排放產生的二氧化硫有很大關系。這表明,霧霾污染帶有跨省市、大區域的特點。
專家指出,在各地加大自行減排的同時,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是改善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的“希望之路”。
江億建議,由國務院牽頭成立國家層面的“專門委員會”或“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區域空氣治理工作;改變對地方政府和領導的政績考核方式,在各地樹立環保重于G D P的意識;加快推進新能源利用步伐,加快農村生產生活所需燃料的改造和升級換代工作。(記者 趙仁偉 張淼淼 劉寶森 王艷明 北京 濟南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