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本報訊(記者 駱倩雯)受一場霧霾天氣的影響,昨天全市的空氣質量再度下滑,城區普遍遭遇重度污染。這已是本月第四次霧霾侵擾京城。
昨天一天,本市的能見度都不太理想,市氣象臺在上午11時發布了霾的黃色預警信號,在17時又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市民全市的能見度和空氣質量較差,建議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市環保監測中心昨天也通過官微發布,稱全市各地區細顆粒物PM2.5的監測結果較高,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五級重度污染。截至16時,除西北地區濃度相對較低外,大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較高,普遍達到每立方米200至300微克。而由于大氣較為穩定,空氣濕度較高,預計未來幾天空氣質量都不會發生明顯改善。
記者17時登錄空氣質量發布平臺,發現全市35個監測站點中,除了3個站點數據缺失外,有28個站點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五級重度污染,其中城區的12個站點和交通的5個站點全在重度污染行列,僅有東北和西北的三四個站點為三級輕度污染。
不少市民發現,近期頻頻出現的霧霾天氣要數本市東部和南部地區最嚴重,往往城區的能見度達到1公里時,大興、亦莊等地能見度不足500米甚至100米。氣象專家解釋,這是由于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東部和南部地區地勢低洼,空氣濕度較大造成的,這種情況下出現霧的可能性也較大。根據氣象歷史資料顯示,大興、通州、朝陽、豐臺等地全年霧日均在17天以上,年最多時霧日數達到35天以上,地處東南五環的北京市南郊觀象臺有的年份霧日可達51天。相比之下,西部和北部平原地區出現霧天的次數明顯較少,年霧日在10天左右。
根據預報,未來三天本市將持續霧霾天氣,一直要等到周四夜間,隨著冷空氣的抵達,才帶來四五級的偏北風。屆時,“頑固”的霧霾天氣才會隨風而散,還京城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