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生態文明:永續發展的中國探索--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之一
開欄的話
十年砥礪,十年奮進。回眸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一系列事關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相繼提出并逐步落實,有的已收到明顯實效,有的正不斷拓展深化。從今天起,本報“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專欄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戰略”系列述評,從新世紀新階段的特點出發,展示各項重大戰略的新進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輝煌背后的制度優勢、不竭動力,凝聚起共同奮斗、繼續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戲?一段文明的風雨飄搖,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工業革命烘焙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極點,卻讓生態環境付出慘重代價。一次次對大自然的索取之后,西方的工業化道路,留下了太多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的印記。
這樣的教訓,中國也曾有過,并已深深記取:傳統工業文明的局限,無法解決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更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歸宿。幾十年思索、十年探求,中國有了自己的破局抉擇:建設生態文明。
“如果不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不僅無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群眾也無法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胡錦濤總書記的鏗鏘之辭,闡明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中國用10年運筆:
10年間,“建設生態文明”第一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推進兩型社會”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思路全面確立;
10年間,中國成為世界上投資清潔能源力度最大的國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9%;
10年間,綠色GDP的政績考核在這片土地如火如荼,生態補償的體制機制在這個國度穩步推進。
從此,“生態文明”構成了定位中國發展的重要維度之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積極倡導生態文明,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黨的十八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談及的“兩型社會”,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生態文明的概念也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樣有價值。”對于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全球意義,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圖爾明如此評述。
中國建設生態文明所架起的坐標,早已超越中華大地,在全球視野中樹起一座風向標,在歷史長河里化為一座里程碑。
這是一次反思,對既有文明的是非功過客觀審視。
這是一次超越,對西方國家的發展悖論重大突破。
這是一次抉擇,對中國社會的何去何從確立方向。
這是一次回應,對人民群眾的一枝一葉充分關情。
10年,不過人類歷史的一瞬。但生態文明的中國運筆,即使一瞬,也濃墨重彩。
(二)
時間有重量嗎?
時間本無重量,但十六大以來的10年,因我們堅持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目標,因我們順勢有為、逆勢前行、乘勢而上的不懈努力,因我們這一份化解資源供需矛盾的精彩“中國答卷”,讓這段時間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20世紀的最后20年間,中國經濟高歌猛進,但“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增長模式,使資源難以支撐、發展難以為繼。于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萬眾一心、步步前行。
這10年的重量,在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擔當上。
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期間,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
黨的十八大代表、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感慨地說:“這10年,節能減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迅猛,能源科技裝備水平顯著提高,能源國際互利合作成績斐然。”
這10年的重量,在推進資源集約利用的力度上。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
黨的十八大代表、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欣慰地說:“10年來,我們堅持統籌保障發展保護資源不放松,在支撐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紅線沒有動,秩序沒有亂。”
這10年的重量,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上。
2007年,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第一個制定并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十一五”期間,中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億噸,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黨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右玉縣楊千河鄉南崔家窯村農民余曉蘭,20年如一日在荒山上植樹播綠,把萬余畝荒山變成綠色林地,成為保護環境的典型。
10年征程不尋常,10年分量沉甸甸。能交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中國答卷”,靠的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指針”的力量。
這力量,來自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高度;
這力量,來自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厚度;
這力量,來自于淘汰落后產能、升級產業結構的實踐深度;
科學發展觀的偉大力量,驅動中國巨輪駛向一個光榮的夢想旅程。
(三)
時間有色彩嗎?
時間本無色彩,但十六大以來的10年,因我們堅定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方向,因我們勇于擔當、敢于攻堅、善于創新的積極探索,因我們努力探索一條不犧牲環境也照樣發展的獨特“中國道路”,讓這段時間有了絢爛的色彩。
世紀之交,環境的惡化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于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眾望所歸、層層落實。
這10年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綠色。
全國森林面積由23.9億畝增加到29.3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逐年縮減,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向“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代表、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自豪地說:“在全球森林資源總體減少的情況下,我國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和生態治理成效最為明顯的國家。”
這10年的色彩,是描繪在水系里的碧色。
2002年七大水系重點監測斷面中,僅有29.1%滿足Ⅰ—Ⅲ類水質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47.16萬平方公里。
黨的十八大代表、水利部部長陳雷強調:“過去10年,我國著力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增強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10年的色彩,是噴灑在天空中的藍色。
2002年,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的人口比例僅占統計城市人口總數的26.3%;2011年,325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的比例為89.0%。
黨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環衛集團一清分公司一線工人任曉云為首都“美容”16載,他見證了“10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藍天數量只有100多個,而2011年增至286天”的歷史。
10年征途不一般,10年色彩亮麗麗。能走上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中國道路”,靠的是我們黨領導下“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的效率。
這效率,體現在“將節能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的制度安排中;
這效率,體現在“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的制度導向中;
這效率,體現在“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27億多畝林地確權到戶”的制度創新中;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引領億萬人民合唱一曲動人的綠色贊歌。
(四)
時間有味道嗎?
時間本無味道,但十六大以來的10年,因我們堅守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活理念,因我們以人為本、以民為先、以和為貴的人文關懷,因我們這一則全民參與、上下同欲的寶貴“中國經驗”,讓這段時間有了豐富的味道。
一個文明的建立與成熟,不僅體現在執政理念的創新、生產方式的變革,它的終極生命力,還在于每一個個體的身體力行,把高屋建瓴的戰略認知熔鑄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這10年的味道,是樹立生態文明觀念之鮮。
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觀漸漸被掃入歷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綠色理念日益彰顯,重塑人們的一言一行,讓他們盡情品嘗生態生活的鮮美。
許多人懂得了拒絕,拒絕白色污染,拒絕灰霾空氣,拒絕所有非環保的生活方式。更多人學會了接納,接納節能產品,接納綠色出行,接納所有更環保的生活方式。
黨的十八大代表、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評價:“公眾環保意識顯著增強,綠色生活方式正在成為百姓日常生活行動。”
這10年的味道,是踐行生態文明過程之咸。
越偉大的事業,越需要艱苦的付出。為了更加幸福的明天,無數人揮灑著咸咸的汗水。
一位普通農民,與沙共舞40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100公里長的“綠色長城”,書寫了荒沙變綠洲的傳奇,帶領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樹,把治沙進行下去”。他成了“沙漠大叔”,他是黨的十八大代表石光銀。
一位高山瞭望員,堅守深山34年,沒能看到兩個孩子的出生,沒能替老父親送終,但卻準確報告火警近300次,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他成了“森林眼睛”,他是黨的十八大代表余錦柱。
這10年的味道,是共享生態文明成果之甜。
污染的、耗能的選擇還在,但越來越少;清潔的、節能的選擇更多,且越來越多。
限塑令頒布短短4年,全國每年減少塑料購物袋240億個以上,相當于節約石油480萬噸,約占大慶油田年產量的1/8;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區區3年,5.2億只節能燈、5000多萬臺節能空調、460多萬輛節能汽車“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這個世紀面臨的大變革,即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及人類本身的和解。”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和解”,如今高懸于中國的國家戰略層面,貫穿于神州大地的施政理念層面,更加融入在億萬民眾的生活方式層面。三個層面由生態文明穿珠成鏈,“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這就是中國的10年嬗變:
生態文明,從頂層設計萌芽,根系已達每一位居民;兩型社會,從政治報告濫觴,潮流已至每一寸土地。
這就是中國的綠色傳奇:
一個將“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個“以人為本”的偉大政黨改造和創新,締建人類歷史的又一個奇跡、又一幕盛景。(記者 葉蓁蓁 彭俊 李仕權 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