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記者 劉江波 報道
▲7月8日下午,在文化西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內,一位市民向記者展示隨身攜帶的環保購物袋。
◆核心提示
已經實施4年的限塑令成效幾何?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限塑令產生的積極影響不乏亮色,但真正全面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如何在生活便利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當限塑令在一些場所被選擇性擱置的同時,是監管機制的缺乏還是消費者自身環保觀念的缺失?
環保購物袋, 那些曾經的時尚
“我用這個購物袋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如果來超市的話,一般都會帶著的。”市民孫女士剛從一家超市出來,盡管自己帶來一個購物袋,但是由于臨時買的東西多了些,在結賬處,她不得不花了兩毛錢,另買了一個塑料袋。“感覺用購物袋還是方便吧,畢竟習慣了,除非東西拿不了,才會購買多余的塑料袋。”
在周日下午的5點至6點之間顧客相對密集的時間段,記者隨機在省城的一處大型超市點數了100名顧客攜帶環保購物袋的情況,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顧客自備了購物袋,如果再加上自備塑料袋的情況,顯然要高于這個比例。而攜帶購物袋的人群也分布在多個年齡段,但老年人群體占的比例相對多一些。
“現在周圍自己攜帶購物袋的人逐漸的多起來了,畢竟大家都已經意識到環保問題的存在。”一位顧客的購物袋盡管已經裝滿,但是在自身攜帶的背包中,還留有幾個疊得整整齊齊的備用塑料袋,“但是在超市購買的顧客還是居多,我感覺應該進一步提高塑料袋的價格,現在一個塑料袋也就幾毛錢,肯定不會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
將原有的塑料袋循環利用,或者準備專門的環保購物袋,限塑令在實行過程中,顯然并不乏亮色。但又該如何看待仍然處于多數的塑料袋購買人群?
免費使用依然存在
但是在農貿市場中,免費使用塑料袋習以為常。尤其是在菜市場,一直使用免費的塑料袋,很少使用環保袋。
“有關部門會來查的,不讓用那些不合格的塑料袋。”在一處社區菜市場賣水果多年的楊女士介紹說,“免費使用的情況也沒法管,他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免費提供給顧客的。你的塑料袋收錢,顧客就不來買了。”
楊女士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會有人來推銷塑料袋,“一把塑料袋有的賣一塊四,有的三五塊錢,大小質量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很多市民將從這里帶回家的袋子用做垃圾袋,也很方便。”
記者了解到,在很多農貿市場的經營者而言,并非樂意提供這種免費的塑料袋,畢竟增加了經營成本,但是迫于競爭的壓力,又不得不如此。此外,路邊的小吃攤、燒烤店將塑料袋套在餐盤上的現象更是常見。這些地方既是免費塑料袋的集中使用區域,也是監管的盲區。
價格的低廉以及生活的便利,成為塑料袋在這些場所一直存在且難以去除的原因所在。采訪中,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自己家中就有很多閑置的環保購物袋,有的已經存放了幾年,在限塑令剛開始實行的時候,自己去超市幾乎都會帶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氛圍也逐漸的淡下來。在很多臨時性的購物計劃中,在超市購買塑料袋成為主要的攜帶物品的方式。
在“疏堵”之間
“生產可降解的塑料袋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能夠做到。”濟南高新區的一家科技企業曾經將可降解的塑料袋放置于超市的貨架上銷售,但最終卻不得不退出超市,轉而尋找開發其他銷售領域。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由于產品必須用全新料,不能用再生料,導致成本要高出將近一倍,在超市做了一年多以后,由于價格相對較高,沒有取得消費者的認同,盈利不足以支付超市的維護費用,最終選擇了退出。
有關專家表示,可降解的塑料袋存在一定的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保觀念的增強,很多人還是能夠做到的。但是除去成本問題外,由于本身可降解,保存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同時也面臨著韌性、強度、耐用性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大量普通的塑料袋價格低廉,并且便利了生活,但在分類回收體系并不完善的情況下,有效的循環利用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可降解的塑料袋又受制于本身以及市場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推廣利用難度很大。
專家們表示,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并舉、疏堵結合的方式,如推廣可降解的環保塑料袋、增加回收利用以及鼓勵群眾自備環保購物袋等。但在整個過程中,政府的監管不可或缺。(記者 劉江波 實習生 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