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6月份,河北中部各地相繼開始麥收,在石家莊西部太行山麓的鹿泉市,除了大型收割機的聲音,還有工程機械的轟鳴——市域北部的長緣水泥廠等幾家水泥粉磨企業,正在拆除一個個水泥磨機和圓倉。
今年,鹿泉市計劃在6月底之前拆除80臺直徑3米以下的水泥磨機,涉及55家企業,并同步關停13家采石企業。前兩年就有報道說,鹿泉只剩兩家大型水泥企業,這55家水泥粉磨企業又是怎么回事?
淘汰落后產能動真格
在全國建材行業和河北省,鹿泉市的水泥生產早已“享有盛名”。當地有豐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村辦企業紛紛“靠山吃山”,村村點火,處處冒煙,水泥生產企業最多時達166家,占到縣域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近10年來,鹿泉經過治散治亂、上大壓小,先是把166家水泥熟料企業調整到90家,但這些企業仍然采用能耗高、污染大的機立窯生產工藝,雖經水除塵、電除塵,到后來的袋除塵等除塵設施處理,粉塵排放仍然較重。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3月,鹿泉再次發力,把90家企業調整為3家,后來經過資產重組,3家變成兩家。
每一輪淘汰,相當于“割老板們的肉”,牽涉全市經濟社會的穩定,思想工作如何做,損失怎么補,工人怎么辦,都考驗市委、市政府的決心和智慧。
“鹿泉之所以能夠把166家水泥企業砍到兩家,順利淘汰水泥落后產能,是因為這些年國家不斷強化節能減排,河北省選擇30家重點企業和30個重點縣市區重點突破(簡稱‘雙三十’),鹿泉進了‘雙三十’。這種大形勢堅定了我們的決心,在一次次的淘汰行動中,干部群眾和企業主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鹿泉市市長周永會說。
在實際操作中,鹿泉采取了市場補償、政府補償和獎勵、行政推動相結合的辦法,走穩一步再走第二步,企業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社會能認可。比如,在淘汰全部機立窯生產工藝過程中,考慮到企業尋找新的出路需要一個過程,市里允許一部分企業“拆窯留磨”,這就是55家水泥粉磨企業的由來。
水泥產業脫胎換骨
水泥粉磨是水泥生產的最后階段,就是將水泥熟料加入適量的混合材料,產出成品水泥。與機立窯相比,這一環節能耗與污染不算大,但從長遠看,其小而散的落后產能被淘汰是早晚的事。這幾年,許多企業主認識到這一點,紛紛投身種植、養殖、林業、乳業、金融服務乃至新型工業。
長緣水泥廠的老板王平文,前兩年就進入乳業生產。與長緣水泥廠一墻之隔的企業,原來是一個生產了10多年的水泥廠。去年6月,老板張雙琴沒等市里要求,主動拆除6臺水泥磨機,完全退出水泥行業。現在的張雙琴,是石家莊瑞達焊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他于2004年與國家鋼鐵總院專家合作,生產新型焊接材料,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已跨入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
談起自己的轉型,張雙琴說:“我是搞水泥起家的,在10多年前就意識到傳統的水泥行業環境污染重,機立窯的生產局限性大,不轉型走不長。轉型是大勢所趨,我們雖然轉得不容易,但還是要主動轉,早點轉,早轉早受益。”
經過3年的緩沖,淘汰水泥粉磨企業的時機日漸成熟。國家規定各地要在2012年12月底前淘汰直徑3米以下的水泥磨機,鹿泉自加壓力,準備提前半年實現這一目標。這一次不再給企業留后路,要求企業拆磨清倉,推平廠房,騰出的土地,市里準備集中規劃新的產業聚集區,業主們可用資金、土地入股。
“淘汰了水泥粉磨,鹿泉的水泥產業可以說是真正脫胎換骨,升級轉型。”鹿泉市環保局局長賈秀忠告訴記者,目前鹿泉保留的曲寨、金隅鼎鑫兩家大型水泥企業,都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走進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三分公司,人們感覺“這兒不像個水泥廠”。傳統的水泥廠往往“一片灰”,而這里廠區整潔,設備干凈,有草有樹,顯然已成常態。公司總工程師諶玉雙一口氣介紹了好幾項節能減排新技術,總的來說是耗電少了,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一業獨大轉向五業并舉
兩大水泥巨頭熟料產能比原有90家企業時減少200萬噸,2011年提供的稅收達2.7億元,是調整前的2.3倍。另一方面,這幾年水泥行業稅收占鹿泉財政收入的比例逐漸下降,去年只占12%左右,而休閑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輕工食品的稅收貢獻越來越多。鹿泉的經濟擺脫了一業獨大,轉向五業并舉。
“鹿泉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可以說是壯士斷腕。”賈秀忠感慨:“雖然每一次行動都有許多酸甜苦辣、曲曲折折,但是不這么倒逼,水泥產業轉型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全市產業結構也調不過來。”
目前,休閑產業已吸引39個休閑和總部經濟項目,總投資達700多億元;電子信息產業聚集了同輝、遠東哈里斯等30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半導體照明、新型太陽能電池和衛星導航運營三大產業鏈;裝備制造有三一重工、中友機電等項目;輕工食品業有君樂寶乳業、珠江啤酒、匯源果汁等41家企業。去年,加上以水泥為代表的新型建材,五大產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61.9%。
鹿泉人還提供了這樣兩組數據。2007年全市用電量達28億度,2011年下降為25億度,2007年每度電產生的財政收入是0.36元,2011年上升到0.69元,增長91%。再比較一下空氣質量,2007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281天,一級天28天,2011年優良天數達333天,一級天53天。
形勢與數據足以說明,鹿泉的產業結構合理了,經濟總量上去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環境質量改善了,這個水泥大市在綠色轉型。本報記者 武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