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PM2.5的大氣含量在每天不同時間段或每年不同月份都各不相同。在上海,喜歡晚上出去散步的人們可以放心了——監測數據顯示,晚上9點以后是全天空氣質量最好的時間段。但喜歡早鍛煉的人卻要注意了,因為上海的空氣質量,正是從6點開始下降的。本月底,上海即將發布PM2.5的濃度值,復旦大學環科系大氣污染治理研究團隊昨天向記者解密了PM2.5的監測過程。
體感與真實情況間有差距
據悉,由于年平均值和日平均值之間存在差異,因此,空氣質量檢測結果或將面臨一個尷尬局面:即使全年大部分時間空氣質量都是“優”或者“良”,但年平均的結果卻可能是污染。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最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PM2.5年平均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濃度在75微克/立方米之內才能達標。但是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楊新教授告訴記者,根據復旦大學課題組在各監測點監測的PM2.5濃度報告,發現上海的年平均數值約在40-50個微克/立方米。這就意味著即便上海大部分時間的單日PM2.5濃度能夠不超過新的7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即便一年內空氣質量達到良以上的日子超過2/3,但是,年平均卻很難達到35微克/立方米。
“毋庸置疑,PM2.5監測數據公布后,上海的空氣質量優良率會比原先下降,不過,即便是PM2.5的年平均數值達到了良,老百姓的體感也很可能和天氣的真實情況之間存在差距。”楊教授解釋說,在目前中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里,使用的各項標準數值都比較高。比如,按原來的PM10監測標準,數值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下就可以達到“良”,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天PM10的數值是90微克/立方米,當天的空氣質量就是良,但PM10達到70微克/立方米的時候,只要相對濕度比較高,就可能導致灰霾。因此,PM2.5和PM10的濃度與灰霾不能直接劃等號,而對此公眾認知上普遍存在誤區。
不過,目前我國將發布的空氣質量中顆粒物含量的標準,是世衛組織于2005年發布的數據。據了解,目前氣象和環保部門已經開始致力開發預警預報系統,使老人、兒童等易感人群能夠及時得到提示,避免長時間在室外。
上海晚9點后空氣最好
每年的空氣質量,在各個時間段都各有不同,在一天中的各時間段也有不同分布。據介紹,PM2.5的含量不僅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還會受到自然的影響,比如沙塵暴、海洋飛沫、森林大火等。此外,PM2.5還有一個重要來源——秸稈燃燒。按照季節來說,南方每年的5月下旬和10月、11月,都是污染比較嚴重的時間段,因為這一時間段是秸稈燃燒的主要季節。而北方,由于季節的差異,6月下旬和10月、11月屬于污染比較嚴重的時間段。
據環境系教授陳建民介紹,上海最適合人類活動的時間是晚上9點以后,因為上海屬于沿海城市,海陸風比較多,因此在晚上9點以后,空氣質量比較好,適合散步等。但是早晨從6點開始,空氣中的顆粒物就開始增加,直到上午10點左右才會稍有降低。而下午兩三點也是空氣質量比較糟糕的時間段,因為這一時間段處于光化學污染比較嚴重的時間段。 (記者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