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核心提示
5月16日至21日,今年的青島國際車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在參展的各種汽車周邊產品和服務中,記者發現沒有任何一種與車內空氣質量相關。從今年3月1日起,由國家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開始執行,該《指南》對乘用車內空氣的8項指標給出了明確的濃度標準。實際上,車內空氣質量的檢測行業早已存在,但為此維權的人卻幾乎沒有。
車內異味多自己解決
劉杰是青島一家設計院的白領,收入不錯,龍年春節前,他用年終獎為自己添置了一輛現代小轎車。開了兩個多月的車,劉杰現在坐進車里還是能聞到一股“塑料味”。“這款車已經算不錯的了,我當時選車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車內異味的因素,特意挑了這款沒有那么大味兒的。”劉杰說,他還專門買了瓶車用香水和兩個竹炭包放在車里,有空的時候就把車門敞開散味。
雖然考慮到了車內空氣質量的問題,但劉杰對記者坦言沒有考慮過去檢測:“也不知道有什么檢測渠道。而且就算檢測不合格能怎么樣?找廠家維權我也沒那個時間和精力。”
和劉杰一樣,在青島高新區政府工作的高先生也是自己解決了車里的異味。“一年前我剛開上新車的時候確實有點味。”高先生說,“沒什么大問題,在太陽底下曬幾天就好了。”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車主都發現自己車里多多少少有點異味,但是基本上沒有去做檢測的,都是自行解決問題。
檢測行業比較混亂
記者從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目前,該局下屬的產品質量檢驗所還沒有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驗的專業設備。但記者發現,雖然官方的檢驗機構還沒有上馬車內空氣質量檢測項目,但一些民營企業卻早已開展了此項檢測,而且收費標準不一。
青島寶瑞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可以做車內空氣質量檢測,每次200元,可以出具檢測報告,如果車主想要治理車內污染則需另外付費,一般800元,一次性解決問題。記者又就車內空氣檢測問題咨詢了青島綠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車內空氣質量檢測按指標算,測一項指標80元,一般新車主要測苯、甲醛等幾項常見指標,處理一項污染需另付300元。該公司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只有質監局出具的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但要處理車內污染還是要找企業。顯然,這兩家公司的報價不僅相差較大,而且計費標準也不同。
隨后,記者又詢問了青島路博宏業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市場部江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做車內空氣檢測,每項指標收費300元,可以檢測6種常見污染物,治理費用為每車500元。江經理說:“3年以內的車一般都有車內空氣質量的問題,現在做檢測的公司也很多。但實際上青島市面上能做這項檢測的公司只有我們三四家,其他公司都是代理我們的檢測儀器。”江經理認為,指導標準的出臺對企業來說是好事,可以促使人們對車內空氣質量更加重視,同時對企業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拿指導性標準維權不給力
在汽車越來越普及的形勢下,人們不僅注重車的性能和安全,對車的內飾和環保指標也更加在意。記者在本屆青島國際車展上發現,很多汽車廠商在高端產品中采取了新型的內飾材料,從源頭上解決了新車異味的問題。青島華世通華晨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銷售顧問張鑫告訴記者:“我們七萬元以上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采用新型材料的,完全沒有異味,但是便宜一些的產品還是采用塑料材質。”
青島路博宏業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的江經理介紹說:“咨詢車內空氣檢測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我們的業務量也一直在增加,因為車內的污染物可能致癌、對孕婦也不好。我們出具的檢測報告只要蓋上公司的公章就有法律效力。但是社會上真正的環保意識還沒樹立起來。”
人們普遍對車內空氣污染不敏感,目前,大多數人雖然意識到車內的異味對身體有害,但也還沒有維權的意識,而我國現行的制度也還不能為汽車消費者們撐腰。青島萬橋律師事務所的李永波律師向記者介紹,指導性標準只能用于行政執法,而不能拿來作為訴訟依據。“只有上升到了法律法規、國家標準或者已經造成人身傷害,才有可能進入司法程序。”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吉利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曾在提案中指出,剛開始實行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從一定程度上使消費者在車內污染方面的維權有了依據,但該《指南》并非強制性標準,還沒有法律約束力,應該加快推進《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由推薦標準向強制性標準的轉變。(記者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