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大興龐各莊梨花村,村南有片荒地,已荒了很多年。今冬,建起了10座大棚。現下,棚里甜瓜正開著可人的小黃花,“4月上市,畝產4000斤。要沒節水技術,哪能種得了這片沙子地?”大棚主人、當地村民李鳳春撫著瓜秧說。
如今的京郊,農田節水灌溉面積不斷增加。截至去年底,本市節水灌溉面積達到了429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88%。同時,農業用水量持續減少,由2001年的17.4億噸減少到了2011年的10.9億噸。節水灌溉,已成了京郊農業的特色。
昨天,記者來到李鳳春的這片新大棚。
“以前,這里就是荒廢的沙地。”李鳳春告訴記者,“沙子地種莊稼,一澆水就都滲下去了,肥力也不夠,所以荒廢了多年。”棚外的土地,黃沙松軟。
進了棚,卻是另一番天地。8分地的溫室里,健壯的瓜秧爬了一人多高,葉子嫩綠得喜人,開滿了黃色的小花,“甜瓜,4月份上市,比別的瓜早一個月。”李鳳春得意地說。
沙子地,咋能種好作物?
李鳳春彎腰,拿起一根黑色的管子,“訣竅就是這,微噴帶。”
微噴帶,是今年大興區新推廣的一種節水技術,“種植前,在棚里先鋪設輸水主管,每一壟再鋪設一條微噴帶。”李鳳春邊說邊比劃,“然后再在上面蓋上地膜。”
效果如何?“比滴灌還好用,而且利于施肥。”李鳳春告訴記者,沙地施肥是難題,利用微噴帶后,在輸水時配以適當比例的肥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