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水管被凍裂、“冰霧”頻現、冰凌連連、環渤海漁船被冰凍、多所學校“被凍”停課、人畜凍死凍傷頻現……盡管這些沒有好萊塢大片《2012》描繪的場景嚇人,但這個冬天老天爺真是有點“鬼”,低溫冷凍制造的麻煩頻頻在歐亞地區上演。
這個冬季,歐亞地區的持續低溫冷凍,是否“極端”和“異常”呢?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我們的冬天反而變得更冷呢?難道是全球變暖真的停滯了?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文摘》專刊特約請《中國氣象報》記者采訪權威氣象專家為讀者解疑釋惑。
“低溫紀錄”被頻繁刷新
春節長假期間,武漢雖未遭遇雨雪天,但最低氣溫跌破冰點,天然氣用氣量達到2600萬立方米,再創新高;在浙江金華各大醫院,倒下的大多是堅信能扛得住低溫冷凍的年輕人;冷凍令廣東佛山大部分景區游客量銳減。而2月6日北京市民度過了一個冷意十足的元宵節。夜間跌至零下12℃的最低氣溫,加上6級北風加劇了人們的寒冷感覺,讓這個元宵節成為北京入冬以來最冷一天。
“入冬以來,我國總體偏冷,部分地區出現極端低溫。”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艾婉秀介紹,全國平均氣溫為-5.5℃,較常年同期偏低1.0℃,比去年同期偏高0.5℃,為1986年以來同期次低值,僅高于2010年。
來自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顯示,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達-30℃~-40℃,內蒙古圖里河-46.9℃、額爾古納-45.1℃;內蒙古呼倫貝爾連續12天最低氣溫在-40℃以下。一些地區出現極端低溫事件,內蒙古滿洲里、新疆輪臺、西藏貢嘎日最低氣溫分別達-44.9℃、-25.6℃、-17.0℃,創歷史新低;河北唐山、云南陸良和石林、甘肅渭源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
這個冬季,低溫雨雪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造成一定影響。在江南及貴州、云南,持續低溫陰雨雪致使部分農作物遭受凍害;內蒙古東北部持續低溫造成牧民受災、牲畜死亡;在新疆伊犁河谷,持續降雪和低溫造成冰凌堵塞河道,部分農田、房屋被淹;環渤海冰情不斷發展,渤海海冰超過2.7萬平方公里;山東膠州灣海冰厚達半米,幾百艘漁船被凍在海上。
不只如此,歐洲不少國家以及日本同樣遭受低溫冷凍影響,且其影響程度大。今年1月以來,歐洲中部至亞洲東部氣溫偏低2~4℃,其中中亞至東亞北部偏低4~6℃;歐洲先后經歷了4次寒潮過程,持續低溫超過20天。
低溫紀錄在各地屢屢出現。歐洲部分地區出現百年來最低氣溫,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部分地區最低溫度跌破-30℃;2月2日,捷克最低氣溫達-38.1℃,波蘭部分地區降至-32℃。在亞洲,日本和韓國也遭遇了近幾年最寒冷的冬季,日本38處觀測點的氣溫跌破有氣象觀測以來的最低紀錄,北海道最低氣溫達到-32.6℃,創下日本全國的最低氣溫紀錄;韓國首爾2月2日氣溫降至-17℃,為近55年來最低。
而與這一系列“冰冷”的數據相伴的還有:法國41個省因大雪或嚴寒宣布進入警戒狀態。持續嚴寒大雪天氣造成歐洲超過300人死亡。日本青森市部分地區最大積雪深度超過4米,新潟縣關山地區創下當地2月份最深積雪紀錄,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造成6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