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目前我國農村整體污染狀況如何?污染治理滯后的原因何在?未來的治理之路如何去走?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采訪了長期從事農村環境保護研究的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部主任張惠遠。
農村環境呈現總體下降、局部改善特征
全國約4萬個鄉鎮、60多萬個建制村中,絕大部分污染治理還處于空白
記者:目前我國農村環境的總體狀況如何?
張惠遠:近年來我國農村環境基本上呈現總體下降、局部改善的特征,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污染物排放總量大,農村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加劇等突出環境問題。根據2010年發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農業源排放的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已分別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4%、57%和67%,可以說農業源已經與工業源、城鎮生活源等主要點源排放“平分秋色”。
記者:對于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的問題,您怎么看?
張惠遠:農村環境質量下降除了農村地區村鎮生活污染源、畜禽養殖污染、化肥農藥使用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以及農村分散工業源外,隨著城市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重污染工業向農村地區轉移增加,成為農村地區重要污染來源,在部分工礦企業集中地區,已經成為農村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為減少農村地區受城鎮和工業污染轉移的影響,應著力強化農村地區工礦業環境監管,具體包括:合理調整農村工礦業發展布局和產業結構,促進企業合理布局,對污染源實行集中控制;嚴格農村地區工礦企業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加強工礦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等等。
記者:2008年以來,中央政府通過推行“以獎促治”等政策,給農村環境治理帶去了希望。如何盡快實現從點到面,從示范到統一治理的推廣普及?
張惠遠:由于農村環保投入歷史欠賬過多,全國約4萬個鄉鎮、60多萬個建制村中,絕大部分污染治理還處于空白。
自2008年中央財政設立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促治”以來,截至2011年,已安排80億元支持各地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17個省(區、市)作為重點示范省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目前的整治工作主要是優先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危害嚴重的農村環境問題,并通過整治示范,探索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模式,為下一步大范圍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特別是連片整治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