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朋友小王,家距單位不到5公里,每天早、晚,她開著車在城市擁堵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即便如此,不少朋友建議她騎自行車,小王的頭都搖成個撥浪鼓。
“自行車道原本就不寬,還遍布停車位,進出站的公共汽車嚇得你半死,時不時有汽車走非機動車道,尾氣彌漫讓人不敢大口喘氣,更甭說趕上天氣不好,自己還得拼力往前蹬。”不是沒有嘗試,而是嘗試的結果讓小王再不敢騎行,于是,“躲進小車成一統”,小王也顧不了綠色出行的春夏與秋冬了。
小王的例子并非個案。調查顯示,北京已經成為全球小汽車使用率最高的地區,而其中40%是5公里以下出行。實際上,5公里是國際公認的最佳騎行距離。這樣無奈的選擇,實際上源于綠色出行存在障礙。
綠色出行早已為政府倡導,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卻沒有在公共政策中全面體現。認真研究各地交通治理“路線圖”,不難發現改善機動車出行條件是各地治堵措施的出發點。因循這樣的思路,馬路越修越寬,自行車道卻越來越窄,機動車對非機動車路權的傾軋,使自行車出行比例在10年內出現了大幅度下降,棄自行車改開車已經成為不少人的選擇。相信這樣的背離絕不是治堵的初衷。
以北京為例,1984年、1995年、2001年分別出現了三次大面積的擁堵,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建橋挖隧、拓寬道路、加密路網,這些措施不僅沒帶來順暢的交通,相反,最近3年來,全城爆堵的事件更加頻繁。
與此同時,從全社會來講,用于與機動車相關的技術研發以及投入在不斷加大,相較之下,由于缺乏激勵,自行車技術及相關配套設施的研發卻大大落后了。
一面是綠色出行保障不夠,一面是投入導向錯誤,“車輛增加——擁堵——修路——車輛再增加——再擁堵”成為一個很難走出的怪圈。
最近幾年,深受堵車之苦的歐洲已經將自行車出行作為緩堵減排的重要途徑。在德國、荷蘭等國家,不僅已經建成較為完備的自行車道路網絡系統,而且自行車專用道路的設計也從安全性向舒適性方面轉變。最近有報道指出,德國正在研發靠氣流助力的封閉自行車高速公路:在高速道內補充大型的流動氣流,騎行者可獲得氣流的助力推動,省力、提速又可避免汗流浹背。
如果我們的城市有一些這樣的自行車道,相信不少市民愿意告別私家車,成為自行車專用道上矯健的騎行者。
當然,短時期內,我們還不能構建像歐洲一樣先進的自行車系統,但是只要轉變交通建設從機動車出發的思路,多從自行車出行的便利出發,就有不少工作可做。比如建立慢速交通系統——拓寬自行車道,在路口路段設立專用的自行車立體通行系統,強化法規中機動車對自行車的避讓義務等等。又比如,北京市提出,到2015年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5%,自行車出行比例提高到23%,小汽車出行由34%減少到22%。
倡導綠色出行,單靠宣傳教育遠遠不夠,還得從細節入手,切實改善步行、騎車的出行條件,為人們提供更多適宜的綠色出行選擇。 孫秀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