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后湖片區,到2020年,居住人員將達30萬。
后湖10萬居民陷“光灰之城”
后湖10萬居民陷“光灰之城”
文/ 記者 趙家新 邵瀾
圖/ 記者 李少文制圖/馬晶晶
5個工地“造”灰塵
后湖,現在并沒有湖,但歷史上有過。史料記載,從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一度是漢口著名的游覽勝地。自清湖廣總督張之洞為防水患主持修筑后湖堤(現張公堤)后,堤內的后湖逐漸淤積直至消失,這一帶成為魚塘和菜地。
本世紀初,這里被規劃為居住區。
東至漢黃路、解放大道,南抵京廣線,西起姑嫂樹路,北接施工中的三環線,規劃用地面積23.6平方公里,這就是規劃中的后湖。根據2006年出臺的《后湖地區分區規劃》,后湖被定義為“和諧生態居住新城”,位列武漢4大居住新城之一,到2020年規劃居住人口30萬。
初步估計,到目前為止,后湖地區已建成20多個居住小區,入住人口已經超過10萬。
記者昨日粗略數了一下,現在,后湖片區,位于金橋大道、后湖五路、后湖大道、幸福大道上,尚有5個在建工地,分別為高架橋、凱旋茗苑、盛世東方、江岸區檢察院、同安家園。
這些工地外面都打了圍,顯得很干凈,施工也比較規范。規范施工依然擋不住灰塵漫天飛舞,不管是哪個工地,進出的車輛都會捎出些許泥土,這些泥土經車輛碾壓和太陽照射后,就成了灰源之一。
渣土車沿路撒泥揚塵
后湖的灰塵到底是如何來的?后湖居民眾說紛紜。
家住世紀家園的劉先生認為,后湖灰大,渣土車為主因。
家住后湖華庭的孫先生說,后湖灰大,是多年累積而成。
記者連日在后湖五路和建設大道延長線鐵路涵洞處守候,發現經這兩條路進出的渣土車特別多。
6日晚11時30分左右,不到10分鐘時間內,共有6輛渣土車經建設大道延長線鐵路涵洞進出。路面不平,車廂也沒加蓋,車輛不時撒下渣土。渣土車開得很快,車輛經過后,卷起漫天灰塵。前日晚12時左右,后湖五路上一輛接一輛的混凝土攪拌車和渣土車呼嘯而過,路燈燈光籠罩在塵霧中。
每天早上,環衛工人都在后湖大道和后湖五路上清掃。因為沒有灑水,揚起的灰塵讓早起上班的居民們掩鼻而行。百勝春天小區和同安家園小區中間的新春村公交車站,每天早上灑水車過后,都會留下一條近30厘米寬的泥水帶,兩名環衛工偶爾也會將泥水盡量掃走,但大多數時間,工人們都會置之不理。
在不遠處的府河大橋下,有一個大型攪拌站,攪拌站附近的綠樹早已變成了灰樹。攪拌站的產品多供應后湖工地,這里是后湖灰源的又一個集散地。
來自武漢市環保局的一項調查表明,后湖道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主要來源于混凝土攪拌站、施工材料運輸和裝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