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冰川退縮后,在珠峰北坡形成的越來越高的戈壁灘。
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是氣候學的“蝴蝶效應”理論。而如今,科學家已發現了這一連鎖理論的現實版:在常年積雪、海拔6000米之上的珠穆朗瑪峰上,竟能檢測出DDT、六六六等20年前就被禁用的農藥。
在日前舉行的“地球第三極珠峰大行動”中,記者親眼目睹了那里脆弱的生態環境,而常年監測珠峰環境的科研人員也向記者講述了高原敏感地帶令人沉痛的當下——黑雪、高原洪水……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長王忠彥博士憂心地說:當地人對珠峰的影響畢竟有限,氣候是全球性的,大氣帶來的污染任何人都無法控制。
雪線上升:不超6300米看不到積雪
此時已入深秋,公路盤旋而上,盡管GPS導航儀上的海拔數值已顯示為4500米,然而身邊的高山,無一有雪覆蓋。“現在珠峰地區不到海拔6300米以上,基本上遇不到常年積雪。”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長王忠彥博士的一句話讓人極為失望。
隨著氣候變暖,就連珠穆朗瑪峰這座全球海拔最高峰也開始逐漸脫去“雪衣”。“根據研究,隨著氣溫升高,我國西部冰川均呈現退縮狀態,在過去40年中,面積縮小了3790km2,減少的冰川儲量相當于冰川厚度每年平均減薄0.2m。冰川退縮很快,尤其以祁連山和珠峰北坡為甚。”王忠彥說。
據1999年出版的《喜馬拉雅山冰川資源圖》統計,我國境內的喜馬拉雅山系共有冰川6472條,冰川面積8418平方公里,冰儲量712立方千米,分別占整個喜馬拉雅山系冰川總量的35.83%、23.98%和19.07%。但在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卻發現,這片冰川正在發生加速性的退縮。以納木那尼冰川為例,其冰川末端在1976年-2006年間,平均退縮速度為每年5米左右,而在2004年-2006年這段時間里,后退速度更是達到了每年7.8米。
雪線上升,意味著的遠不只是景觀逐漸消失那么簡單,它更是對當地乃至全世界的影響。“近百年來冰川普遍退縮,所帶來的是逐漸增加的高原突發洪水以及冰川泥石流的危險。”中科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而從長遠來看,冰川變化還會對地區的工業、農業產生影響,因為在最初的幾十年里,冰川地區的徑流量也許會增加,但之后就會普遍減少,甚至國際河流水資源的短缺或利用糾紛還有可能引發地區沖突。
冰川的消融如今已威脅到當地農民的生計。在西藏,青稞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但人們只有到了4月中下旬冰川、積雪融化后才能獲得灌溉的用水,一旦冰川消失,這種以冰川和積雪融化灌溉系統為基礎的種植業也就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