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重工10日晚發布公告,擬向不超過10家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22.08億股,共募資84.8億元,注入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的生產設計及總裝業務及相關資產。該公司稱,本次發行相關事宜仍有待監管機構和股東批準。“此舉將開創軍工重大總裝資產證券化的先河。”路透社評論稱。香港《商報》12日認為,中國資本市場迎來“標志性事件”。
“謎題”揭曉后,“中國海軍強力擴張”成了西方評論的主色調。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資本市場為戰爭籌款已有幾百年歷史。如今,解放軍也寄望于股市幫助推進擴張計劃。中國自主造出首艘航空母艦只是時間問題。報道說,對因產能過剩和經濟增長放緩而深陷困境的造船業來說,更多軍工項目的啟動給其帶來一些安慰。美國《海事行政》雜志稱,中國已是僅次于美國、世界投入軍費預算最多的國家,此次中國重工的做法如能成功,將進一步拓寬軍工融資渠道。為了爭奪南海、東海主權和海洋資源,中國一直在鍛造足以壓倒挑戰對手的海上力量。
德國海軍防務網12日以“中船為海軍戰備籌集14億美元”為題說,北京首次開拓資本市場資助軍事“擴張”和創建自己的軍工復合體,而私營部門正扮演重要角色。這樣既節省了中國軍事支出,也利于中國武器出口創匯。文章說,隨著中國軍事投入的擴大,以改革見長的北京放手讓市場來推進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展。中國在航空等軍事領域未來也會進一步開放。慕尼黑國際政治學者布爾格勒1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種做法還將中國海洋軍事戰略同民間的愛國情緒結合了起來。
同樣的渲染也來自借“中國威脅”強軍的日本輿論。《產經新聞》稱,中國、印度、日本的“航母”級戰艦接連下水,意味著亞洲航母建造競爭已經開始。《讀賣新聞》說,中國海洋意識的覺醒,海洋權益觀念的增強,伴隨著的是以實力為后盾的擴張行為。中國是傳統意義上的大陸國家,在中國的國防力量中,海軍此前并非發展的重點,但現在在國防建設中海軍艦船建造已經成為技術增長最快的領域。
不過,日本防衛省一名專家12日告訴《環球時報》,中國海軍發展主要是要加強海上防衛和海上航道安全保護等,因此不能說中國此舉直接與釣魚島有關,但從廣義上來看,也可以說是有一定關系的,比如保衛南海東海也是中國海軍的當務之急。不過,中國一直在減少在領土紛爭中的軍事色彩。(作者 林夢葉 青木 楊明 紀雙城 段聰聰 郭芳 李淵 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