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將要進行"技術大搬家",而目的地就是中國。殼牌昨天宣布,將把殼牌全球氣化業務部、殼牌全球非常規氣與煤層氣中心搬到北京,殼牌全球潤滑油技術中心之一搬到上海。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強殼牌在中國區的技術服務和研發能力。
殼牌技術核心部門移至中國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總部位于荷蘭海牙,由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家公司合并組成。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在30多個國家的50多個煉油廠中擁有權益,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和潤滑油零售商。
據了解,殼牌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包括:設有6家潤滑油調配廠,與中石油合作,在四川盆地勘探、開發頁巖氣資源,在山西勘探煤層氣等等。而今后,殼牌將對中國進行的技術轉移,意義更加非同一般,因為它改變了傳統的投資模式,不是簡單的投錢開發、購買資源,而是把技術核心部門同步轉移到中國,這起碼說明中國市場在殼牌的眼中很有吸引力。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對殼牌這個舉動的意義作出評論。
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投資機會
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一些知名的外資公司對中國進行投資的主要方式都是開辦一些簡單加工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代工廠",它們看中的是中國的低價勞動力成本。而殼牌這次的行動不同,是要把幾個重要的技術部門轉移到北京和上海,為什么殼牌會采取跟其他跨國企業不一樣的戰略呢?
桑百川:我認為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一個是中國這些年來隨著勞工成本、土地成本等成本上升,依靠成本的優勢吸收外商投資的條件正在發生一些變化,一些跨國公司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要想在中國市場上長期發展,不能只是看重中國的成本優勢,還要看到中國經濟結構升級過程中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在經濟結構升級的過程中,跨國公司有技術上的優勢,只有在中國從事大量的技術研發活動甚至把研發中心設到中國來,才能夠更好的貼近于市場,更好的在中國擴展他的業務。另外跨國公司本身為了維持自身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他也希望在快速成長的中國能夠找到更多的研發資源,和中國一起成長。
技術轉移將成外商投資趨勢
看這是一種帶有長期眼光的戰略的作為,能不能由此做一個判斷,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技術轉移會轉向中國,而這也會成為外商投資中國的一個新的趨勢?
桑百川:我認為這種趨勢是存在的,雖然殼牌只是一個個案,但早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就在商務部的主導下出臺了外商投資研發中心的鼓勵措施,這之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研發中心的設立一度有增加的現象,有一批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也陸續的開始進入中國。
但是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些研發中心,大部分還是屬于適應性的研發,為了自身公司的貼近市場的技術改造等等的研發。現在在中國經濟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很多跨國公司看重了中國長遠的發展狀況,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行跟進,把他的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
將對中國產生技術外溢效應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科技和產業轉移呈現了很多新的特點,比如速度加快,規模加大,研發中心轉移到東道國的趨勢也更加明顯。統計數據表明近10年來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各類研發中心超過了1200家,這種趨勢對我們國家來說機會在哪?意味著什么?
桑百川: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它的研發中心轉移到中國,對中國存在著雙重的影響。第一個就是跨國公司在中國所進行的研發,可能產生一定的技術外溢的效應,盡管技術是具有壟斷性的,跨國公司并不想輕易的把他的技術無償的轉讓給中國,但是他在研發、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會和國內的企業產生各種各樣的關聯,比如企業之間的合作、競爭以及人員的交流、信息的傳遞等等都會對內資企業產生相關的影響,或多或少的產生技術外溢的效應,帶動內資企業一起成長,如果內資企業能夠有效的和跨國公司一起合作,參與他的研發的活動,甚至有人才的交流,這個一定會對中國產生更多的技術外溢的效應。
另一方面就是跨國公司富可敵國,他們掌握著最領先的技術,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主要的發動機,大部分的技術創新是由跨國公司來完成的,也有一些數據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超過70%以上的技術創新是由全球最大的一批跨國公司來完成的,這樣他們在掌握著龐大的研發能力的同時,他也要去保護這種具有壟斷性的資源的一種技術,技術本身就具有壟斷性,憑著這種壟斷性的技術能夠獲得高額的利潤,他不可能輕易的去轉讓,所以他會加強對技術的保護,也會限制他的技術外溢,中國也必須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夠和跨國公司去競爭。
中國仍需發展自主創新能力
桑百川:聯合國貿發會議曾經做過專題的研究,認為盡管跨國公司的技術研發和防止技術外溢的一些手段限制了技術外溢。但是技術外溢仍然會產生,比如通過合作、模仿、競爭和人員的交流與信息的擴散。
中國在跨國公司加強對技術外溢的限制和技術的保護的同時,我們需要通過企業自身的努力,依靠自主創新的能力來提升本土的技術水準,單純的依靠跨國公司轉讓技術是不現實的。跨國公司進入到中國市場從事大量的研發活動,他會形成一些新的研發體系,比如說培育一些研發人員,產生一些市場的關聯,他也會帶動配套的行業的技術進步,那么對于配套的企業產品行業他有相應的技術要求,我們只有達到這些技術要求才能跟他形成一個關聯和配套,這反過來也會帶動我們的進步,但總體來說中國應該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