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報訊(記者李麗)12月25日,中國法學會主辦的第六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社會管理創新與中國法治發展”,與會的專家學者就社會管理的法律理論、社會管理格局的法治創新以及特定領域社會管理的法治化進行了專業探討。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衛生部批準公布了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兩項核心指標在25年后不升反降,由此引發了公眾對國家標準的質疑。今年,在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自動扶梯傷亡事故后,我國自動扶梯的國家標準落后歐洲十年的質疑也不絕于耳。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老師胡俊宏認為,我國現行法律中缺乏對安全產品的界定,在對產品質量的監管中,我國把強制性標準直接當作技術法規。“強制性標準的起草部門一般是專業技術委員會,只能代表特定人群,通常是企業界的利益。”胡俊宏說,我國國家標準制定程序中的公眾質詢環節形同虛設,技術標準的技術水平必然由少部分特定人群把持和操縱。
胡俊宏表示,現行相關立法對標準化活動疏于引導和規制,急需重建技術與法律之間的正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