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背后
不協調因素仍然存在 發展質量差得遠
對比中國和美國500強中最賺錢的企業就會發現,中國企業過多集中于國有銀行、國有能源企業,而美國企業的行業分布更加廣泛,企業的高科技行業特征也更加明顯。美國企業500強人均收入、人均利潤分別是中國500強的2.7和2.0倍。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表示,目前,“我國大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粗放式發展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我國大企業在體制機制、資源整合、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影響力、國際化經營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制約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9年來,中國企業500強的前十位一直被國有大型企業牢牢占據。曾有人不客氣地指出,我們的500強企業多是能源型、行政型、國家壟斷型和城市壟斷型企業,制造和銷售的不是“產品”,而是原料或某種形式的公共服務。中國大多數企業依然以低成本優勢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
胡遲也指出,雖然從績效指標來看,中國企業500強已經超過了世界和美國企業的500強,而且規模差距也在逐漸縮小。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大企業在規模上與世界領先企業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與此同時,一些不協調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其中,民營企業發展薄弱的問題最為突出,也成為了制約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因素。
“與2009中國企業500強相比,國有及控股企業數量占比略降,營收占比略升。”報告指出,事實上,2010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2/3,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占1/3,這種格局近十年沒有大的變化。但是在2009年間,國有大企業(包括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明顯擴張速度遠遠大于民營大企業。
金融危機期間,國有大企業兼并重組行為遠多于民營大企業。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54家企業實施了兼并收購行為,總共收購了909家企業,其中國有企業收購了830家,占91.93%。民營企業收購了79家,占8.96%。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我國大企業實施兼并收購最多的十家企業,全部是國有企業,包括3家央企和7家地方國企。
此外,在二、三產業中我國大企業發展不協調現象突出,這既有經濟發展階段的原因,也反映出在一些行業市場競爭不夠充分,與民營大企業發展薄弱有關。也與民營企業發展薄弱緊密相關。比如說,在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26家煤炭采掘企業中,只有1家民營企業;37家建筑企業中,有9家民營企業;在279家制造業企業中,只有30家民營企業;在3家石油開采企業中,以及在11家發電企業中,都沒有民營企業。而在第三產業,民營大企業發展更加薄弱。能源供應、鐵路運輸、移動通信、倉儲物流等領域都沒有大型民營企業。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建明就此表示,雖然目前國有企業仍是中國大企業的主要力量,但是,在今年5月國務院剛剛發布的、被稱為“新36條”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要求“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在國家新政的“護航”下,逐漸對民間資本放開的投資領域讓民企有了和國企平等對話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