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黑龍江齊齊哈爾調查隊在對該市135家私營企業調查后認為,由于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及員工流動性大等原因,新《勞動合同法》自今年1月1日實施后,多數私營企業的勞動合同簽訂率仍較低,造成權利和義務責任不明,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135家私營企業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只占三成,有的即使簽訂書面合同,但合同的格式、內容也不規范,導致勞動關系雙方權益的不對等現象時有發生。許多私營企業不實行8小時工作制,隨意延長勞動時間,部分企業用工不規范,強迫工人長期加班加點,有的還拖欠、克扣工人工資。據調查,80%的務工者不享受雙休日,加班后能得到加班費的比例也較低。
分析認為,私營企業不簽勞動合同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就業困難。由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組成的群體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其中有些人為了獲得一個普通的勞動崗位,甚至放棄簽訂勞動合同等方面的合法權益。調查中發現,一些務工者由于缺乏法律保護意識,自身維權意識不強,在問及權益受到侵害你如何解決時,竟有43.6%的人選擇了忍讓。
企業員工流動性大也是原因之一。私營企業的員工很多屬于臨時用工,沒有勞動合同,對員工的約束較弱,存在“今天干,明天走”的現象,人員極不穩定。另外,由于各地社會保險銜接困難,在政策上也有一定差異,許多外來務工人員考慮到在務工當地參保幾年,一旦回家鄉又是一件麻煩事,因此不愿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