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1 門檻設置
社保“門檻”多為3年
記者發現,北京、天津公布的是“過渡方案”;而貴州、安徽均為“暫行”;遼寧、湖北、海南等則稱之為“試行”方案。同時,新疆的方案只針對2013年非新疆戶籍往屆中職畢業生,滿足條件參加高職高考;內蒙古也是出臺2014年前的方案。在門檻上,安徽、福建、浙江、山東、江西五省份未對需“異地高考”的考生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提出條件。
社保方面,北京、上海、廣東等11省不同程度地對考生父母提出了社保要求。其中,天津、上海社保年限尚未明確,其余省份社保年限多為3年。
另有8省份并未明確提出父母或監護人的工作要求,有6省份未提及父母或監護人住所要求。
而學籍“門檻”上,多是對學生提出3年學籍要求,但江西提出只要高中一年學習經歷并獲得學籍即可,河南只提到獲得學籍,并未提及學習年限的時間限制。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出臺過渡、暫行或試行方案,體現出各地積極探索的態度,但也說明這是當地政府正在尋找平衡點。
此時,地方在推行過程中,如果遇到開放導致了高考移民或本地戶籍人口的不滿情緒問題,也可隨時對“門檻”進行調整。
即使未提出試行或暫行方案的地區,也可能會根據推行程度來調整具體的門檻。
而這些門檻設置,就包括學籍、父母身份和報考學校層次等。這背后是流動人口的多少,以及教育資源的差別和權衡高考移民的問題。
2 實施年限
20省今年有條件放開
目前,有20省份在今年就將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這些省份涉及安徽、江蘇、廣西、云南、重慶、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廣東(高職)和新疆(往屆中職生考高職)和內蒙古。其中有的省份實現了隨遷子女滿足條件后與當地考生同等報考錄取條件,而有的省份則還只能針對高職(天津、廣東和新疆),或省屬高校(云南的部分非滇籍隨遷子女考生),而不能填報高水平大學。
而貴州、福建、上海、四川、寧夏、陜西(高職)、山東和海南則要等到2014年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
【解讀】
熊丙奇:在“異地高考”的執行上,各地在公布方案后,應該給地方一個適應期限,設立實施年限,從決策的角度看,是沒有問題的。
但關鍵問題是,在過渡期結束后一些地方能不能拿出正式方案。
等到了各地制定的“異地高考”時間節點,就要看各地能不能真正落實各自的政策承諾。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各地應該進一步加大異地考開放的力度。除了現有的方案要執行之外,還要推行能夠解決“異地高考”治本之策。
3 開放程度
超20省異地生無差別招錄
除了上海和廣東,有23個省份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時,將最終的目標設定在與省域內考生的考試錄取問題上,無差別或無特別限制性對待。
這22個省份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福建、內蒙古、山西、陜西、江蘇、廣西、云南、四川、重慶、甘肅和海南。
只不過有些省份對這種無差別對待,提出了前提條件。比如海南省則需要考生有6年學籍,其父母有6年社保、6年居住。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應該確定的基本原則,一是就地高考、就地錄取,另一個是所有學生平等錄取。
但是有些地方實行的就地高考、異地錄取,以及有限開放高職院校錄取或三本錄取,這就是設置門檻的做法。
當然,政策也是考慮到當地生源利益和外來生源利益的平衡,比如廣東,本身是一個生源大省,但資源少,如果沒有足夠的高考指標協調,當地考生肯定會反對無差別放開,我想廣東的這種限制,也是出于如何將高考指標協調到位并進行銜接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