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媒體稱戶籍制度是“異地高考”發展根本阻力

2012年12月27日15:50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高考改革 高考政策 教育均衡發展 戶籍限制 自主招生 發展要求 教育公平 戶籍所在地 高考移民 招生錄取

原標題:2012“落腳城市”年終訪問之教育篇:異地高考的“蹺蹺板”怎么踩?

“兒子豆豆成績好,在學校很活躍,但當一位老師無意中說到‘你最終還是得回老家高考’,豆豆就開始沉默。”隔著電話,記者能感覺到作為母親的張鑫(化名)滿心的焦慮。

張鑫與丈夫都是湖南人,1998年來到上海打工,經過多年打拼站穩了腳跟,買了房子。因為一直沒有取得上海戶口,一家人最大的“心結”就是兒子豆豆在哪里高考。“高考的事,從兒子上初中起全家就開始發愁了。”

2012年8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要求31個省區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臺異地高考具體政策,解決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問題。11月初,黑龍江省率先推出異地高考方案,規定“合法職業和穩定住所(含租賃)”、學生“連續就讀3年”等,放開了戶籍限制,未提及“繳納社會保險”等條件。

截至12月27日,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的省份出臺或明確表示年底前將公布異地高考方案。其中,黑龍江、江西、福建、山東、安徽、重慶、河北、湖南等省市已公布了異地高考政策,江蘇、湖北、云南、吉林、海南、浙江、天津、上海、廣東、遼寧、陜西、廣西等十幾個省市教育部門則表示方案將于年底前公布。

在我國城鄉二元制框架下,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考生就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一段時間以來,打破戶籍限制,允許考生在就學地就近高考的呼聲漸高。異地高考被輿論認為是“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的一大舉措”。對于于此相關的當事人來說,這也往往成為他們判斷自己是不是在居住地“落腳”的標志之一。

2009年起,全國兩會上有代表委員提出“異地高考”建議,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全國兩會上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進異地高考。

記者對近期公布異地高考方案的省市進行了逐一對照分析。黑龍江規定,考生須具有省高中學籍且高中階段連續就讀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福建、安徽規定,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都可在福建就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山東規定,在省高中段有完整學習經歷,且擁有省高中階段學籍;江西規定外省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歷并取得學籍的,可就地報名參加高考,并享受與江西省戶籍考生相同的招生錄取政策;重慶規定,外來務工者只需在重慶有合法穩定工作和住所,無社保納稅門檻,隨遷子女需在重慶高中就讀并具備三年完整學籍;河北規定學生須有省內兩年以上高中學籍,同時須提供家長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和居住證;湖南規定,隨遷子女報考只須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證即可。

從上述方案看,已出臺異地高考省份的共同特點是以學生的學籍為主設置門檻,這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能夠在當地接受教育之后能夠參加中考、高考提供了便利條件。但事實上,在經濟發達、教育發達、重點高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穩妥推行異地高考,才是真正的難題。正因此,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城市的異地高考步伐才顯得尤其謹慎。

中國礦業大學大學教授,教育管理學博士生導師丁三青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異地高考”從政府層面上已開始“破冰”,未來發展的趨勢還是很樂觀的。但在發展過程中難點和矛盾有很多:一是在觀念上,教育公平與地方保護主義的矛盾,這是最大難點;二是制度上,根本阻力在于戶籍制度。大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眾多,這是異地高考改革推進的關鍵。

“現有戶籍制度不改變,‘異地高考’即使實行了也會‘打折扣’。”丁三青說。此外,他認為具體操作層面會牽扯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是教育部門一家能夠解決得了的。目前只是政策出臺,具體操作方案還沒有出臺。

2012年臨近歲末,記者在北京市幾所中學進行隨機采訪,受訪的家長和學生們大多談到異地生源在京參加高考有可能導致競爭更加激烈等問題。一位家長說,幾十年來,城市的高速發展與進城務工人員分不開,他們承擔了城里最臟最累的活,但由于落后的戶口制度,他們的子女卻不能就地參考,這本身不公正的,也不合時代發展要求。“但我們也怕有些‘高考移民’借機‘鉆空子’。”一位高中老師也表示:“如何防范權力尋租、防止出現打‘擦邊球’是現在討論的一個關鍵點。”

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景凱旋認為,異地高考是必然趨勢。從長遠看,最終還得靠教育均衡發展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政府必須加大教育投資,加大資金投入;第二,教育資源的地區配置上,應花大力氣扶持一些省的高等教育,像有些省份人口非常多,卻沒有幾個好大學,這對當地考生很不公平;第三,放開社會辦學,讓私立大學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7歲的豆豆對此深有體會。他從小跟隨爸爸媽媽在上海成長、上學,如果現在轉學回老家讀書,班級氛圍要適應,課程要適應,老家的生活習慣也要適應。老家在中部省份一個縣城,在一家人看來,那里無論從師資到硬件條件都比不上上海的學校。“比如上英語課,上海的老師用IPAD、用幻燈片上課,還有外教,而在老家,就老師一個人講,滿堂灌。”

有一種建議認為,可以將高考改革和推進異地高考結合起來,也就是打破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實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一些網友就認為,這一政策可以用于全國性重點大學,“如果這些學校實行全國統考,那么在哪里考都可以被錄取,也就不存在戶籍的問題。

的確,與身在上海的張鑫一家相比,在哈爾濱工作的湖南人李鳳娟現在踏實多了。“孩子可以在哈爾濱高考了,我們在外工作,什么苦都能吃,最大的盼頭不就是孩子能考個好大學,有前途嘛。” 李鳳娟告訴記者。

“在我們一家子心里,早把這座城市當成了自己的家,” 張鑫感慨地說,“真希望有一天異地高考不再成為一個話題,讓我們可以踏踏實實地‘落腳’。”(記者 姜春媛)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