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縣里最漂亮的房子是教學樓
在寧陜縣委、縣政府院內,記者看到的是前后兩幢三四層高的建筑。據寧陜縣委副書記唐新成介紹,前面的人大、政協樓是1988年蓋的,后面縣委、縣政府的樓還要早些,由單身宿舍改建而成,原來是兩層,實在擠不下,又加蓋了一層,十多年沒有裝修過,且是危房。
而在寧陜縣中學,記者看到了這座縣城里“最漂亮的房子”——米白色的4層綜合實驗教學樓高大結實,體育館、實驗室、圖書館、標本室一應俱全。
走訪中,記者還聽到當地群眾口耳相傳的一個故事:幾年前的雨季,寧陜遭遇特大洪災,縣城小學的位置出現山體滑坡,需要選址新建。但遷建的錢從哪來?縣里想到了賣政府辦公樓。
最終,縣直部門的辦公樓被賣作商鋪,用這些錢,寧陜小學遷到了安全地帶。而財政局等縣直部門只好遷往寧陜小學原址辦公。如今,這些部門仍在幾棟破舊的樓房里,辦公室由原先的大教室隔斷改造而成。
“我們規定,除了限制精簡會議、啟用電子文件、壓縮行政經費外,還要求包括縣委書記、縣長在內,全縣領導干部3年內不得換新車,出差住宿費每晚不超過120元。公務接待方面規定,‘同城不吃請,下鄉隨伙就餐’。”寧陜縣委書記陳倫寶告訴記者,目的只有一個,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教育上。
主政官員多為教師出身
當地主政官員對教育的這種熱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或許緣于他們多為教師出身,“對教育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縣委書記陳倫寶師范畢業,曾在鄉村任教5年;而在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里,有2/3的人或者當過教師,或者有家屬從事教育工作。
石功賦在寧陜中學工作17年,從普通教師干到校長,再到寧陜縣教育體育局局長。他告訴記者,寧陜尊師重教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官員就集體捐資,建設寧陜中學,“15年免費教育,起碼是建立在連續3屆政府共同打下的基礎之上”。
也有當地官員坦承:寧陜交通不便,工業發展緩慢,教師的地位一直較高。當地官員的來源渠道也相對單一,教育系統的“筆桿子”常常能通過選拔進入行政系統。這些教師從政后,對教育十分重視。同時,陜南山區縣相對寬松的GDP考核壓力,也為縣政府興辦教育創造了寬松環境。
在寧陜縣的房前路旁,時不時就能看到“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的大字標語;而在張登琴就讀的湯坪小學,教學樓頂上“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訓更是格外顯眼。
11月初,記者走進這所小學208平方米的小食堂,這里窗明幾凈,灶臺上的籠屜冒著熱氣,廚房里飄滿濃郁的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