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9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崗鄉古城小學,兩位老師正在看鄉村孩子寫在卡片上的教師節祝福。傅軍攝(人民圖片)
教師節前夕,北京師范大學2011級免費師范生看望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左四)。顧先生勉勵學生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為教育事業特別是農村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曹文瀚攝
又是一年開學時,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鄉村。
堅守在我國廣大農村一線的484.3萬鄉村教師,是農村基礎教育大廈的基石,他們在山溝溝里傳道授業,在村頭校舍批閱作業,在簡陋操場揮汗如雨,在田間地頭奔忙家訪……他們,是在教育戰線上無私奉獻著的最可愛的人。
在第二十七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從8月31日起,人民日報和人民網聯合推出“票選鄉村教師十大教育心愿”,向廣大鄉村教師征詢意見,截至9月6日,已有3002人參與調查。讓我們共同聆聽來自一線的心聲。
1. 祝福自己
提高待遇 減輕壓力
“我1988年中師畢業,小學高級教師,現在扣除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等,每月打進存折的是1907元。”鄉村教師覃永標感嘆道:“提高收入,安居樂業,才能專心教學、提高質量啊!”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但工資太低了,才1300塊一個月,讓我每天不得不想怎樣去賺錢養家糊口,物價上漲太快,柴米油鹽這些事有時候壓得喘不過氣來,照這樣下去只能去做苦工了。”“師者”在網上留言。
這樣的留言代表了多數鄉村教師的心聲。在“鄉村教師最大心愿”的調查中,高達88%的票投給了“愿提高工資待遇,減少后顧之憂”。“家有隔夜糧,不做孩子王”,這句俗語仍在不少地方流傳。一位青年教師坦言:“還不如去打工,在外面辛苦一星期勝過教師一月工資。”前幾年外出“打工潮”沖擊著教師隊伍,鄉村教師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厭教”現象。
除了工資待遇,在鄉村教師最期望達成的心愿中,“愿有機會走出鄉村,交流學習,充實自己”和“愿減輕職業壓力”分別以31%和28%(數據截至9月6日)位居前列。
鄉村教師與城市教師相比,其成長、工作、生活的環境大不相同。在城市,經常有教育專家傳經送寶,教師可以到省內外、境內外參觀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術。但對鄉村教師而言,只能是“望梅止渴”的奢望。正如網友“小草青青”所言:“農村老師極少有進修機會”。當城市學校諸多班級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時,在農村,還有許多教師沒摸過鼠標。
“一周21節課,還要批作業,跟學生談話,備課,每次考評都是大難臨頭……”網友“高峰”留言稱:“作為一名教師,是很累的。”人民網所做的“2011教師節調查:教師的幸福指數”顯示,截至9月6日,在被調查的教師中,一天工作時間累計8—10小時的占50%,“一天工作結束時,總是覺得疲憊不堪”的占68%。一位中學教師問道:“現在上上下下都在喊給學生減負,可誰來給教師減負呢?”
【記者感言】
“提高工資待遇、增加學習機會、減輕職業壓力”成為鄉村教師對個人職業生涯的三大期盼。教師節將至,在“重點走訪慰問農村一線教師”寫入教育部相關通知的同時,“三大心愿”也早已進入黨和政府的視野。
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已被寫入法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國培計劃”旨在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推進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化,實現農村教師遠程培訓,“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擴大規模……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上面的“經”是好的,但念到下面有時會走樣。
法律能否嚴格執行?好政策能否最大限度地惠及鄉村教師?這是鄉村教師們的共同期盼,也是農村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2. 祝福學生
改善條件 機會均等
一排陳舊的瓦房,墻體斑駁,顏色灰暗……在云南紅河州西二鎮海泊小學,三間土坯房加上兩間磚木平房,承載著90名山里娃的求學夢。這樣的情形,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并不鮮見。
“希望農村學校也配備像城市學校一樣的現代化教學設備。”網友“梁從林”這樣期盼。“國家撥給學校的教育經費只夠學校交水電費,炎熱的夏天,教室里連風扇都沒有一臺,特別是在頂層,讓老師和學生哪有心情教和學呢?”網友“李小梅”這樣留言。在對鄉村教師最大心愿的調查中,截至9月6日,“愿改善教學條件,增添教學用品”的占27%。
網友“韓于”一針見血:“要大力支持農村教育,絕不僅僅在于硬件建設上,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留住優秀師資。”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村家長把孩子送進城市,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從鄉間地頭走進城鎮。在農村,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村里老師鎮上走,鎮上老師縣里走,縣里老師市里走,市里老師東南走。”
調查中,截至9月6日,“最大心愿”為“愿農村孩子與城里孩子機會均等”的鄉村教師占34%。網友“易固臻”說:“我們希望鄉村教師、鄉村學生、鄉村辦學條件都能像城市里的一樣好,早日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做到三個‘差不多’——教師待遇差不多,辦學條件差不多,學生發展希望差不多。”
【記者感言】
“差不多”,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真切的要求!一句“差不多”道出了鄉村教師的期盼,也說出了鄉村教師的辛酸,更體現出鄉村教師對黨和政府的理解和信任。
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為歷史原因造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差距,這一點無法回避,也不可能一夜之間抹平。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均衡,在城鄉差別較大的背景下解決起來,很有難度。但我們欣喜地看到,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20字方針”中,“促進公平”赫然在列;“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深入人心;已有27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教育部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看來,我們正離這三個“差不多”越來越近。
實現教育公平,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僅是鄉村教師的期待,更是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發展傳遞的新希望。
3.祝福教育
育人為本 加快改革
“傳道授業解惑,此生之樂!”在調查中,很多教師這樣表示。正是出于對教師職業的執著熱愛,才使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辛勤耕耘在教學一線。王婷是一名高中教師,她說:“當學生用渴求的目光注視我時,當學生明白一個個知識點時,我由衷感到自豪,很有滿足感。”
也有很多老師對當下有些教學模式感到擔憂。網友“散宜生”留言道:“教育本應是生動、活潑的人與人的互動,心和心的交流。而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教育變成了生產流水線,老師成為機械、忙碌的操作員。”網友“柳州人”則感嘆:“可憐啊!我們的孩子,為了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沒有了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的時間,只能成為學習的機器!”
“愿學生有出息,有更好的發展”,“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調查中,鄉村教師們發自內心地祝愿自己的學生茁壯成長。網友“詹培青”留言道:“社會在發展,一代一代的人也在發展。學生是一本書,需要我們帶著愛、耐心、寬容、鼓勵和引領之心,去讀、品、欣賞他們,教育、培養一批又一批國家的棟梁!”
【記者感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推進素質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要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實現這樣的教育目標,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障,需要在全社會真正形成“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的人才觀和選人、用人制度,大力推動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使社會、學校、家庭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合力,創造出有利的社會環境和氛圍。
關注鄉村教師,關注鄉村學生,關注鄉村學校,其實也是在關注和諧社會的構建。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祝福鄉村教師:節日快樂,心想事成!(記者張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