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黃冠、萬一、王猛)不久前在網絡上公布的一份“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稱,在1999-2010年各類富豪榜的“億萬富豪”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造就了149位“億萬富豪”。這一消息持續引起網民熱議,甚至有不少網民誤將“產生‘富豪’多少作為衡量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標準之一”。
名校“造富”,猛一看,像是倡導“知識創造財富”;細一看,把問題看得過于簡單和片面了。中國出現富豪,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并非名校或知識直接促成的。社會財富迅速向一部分人集中,需要諸多機緣巧合,僅有名校出身或知識,并不能必然造就“億萬富豪”。
硬把“富豪”與名校相連,其中并非沒有“水分”。據報道,截至2009年年末,國內個人資產上億元的人數達5.5萬。這其中,有多少人是先從名校畢業后成“富豪”的?有多少人是先成“富豪”后到名校鍍金的?有多少是名校與“富豪”兩廂情愿授予學位的?實在不好說。新浪湖南長沙網友TANGFEI89621就表示,所謂清華、北大培養的“富翁”,其中不少是富了之后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清華的經管去鍍層金。
更為重要的是,名校的社會價值,不在“造富”而在創新。當前,我國一些大學正在進行建設現代大學制度試點。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雖然路徑各不相同,但能否建成的關鍵要看大學能否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社會建設者,能否以科研創新、學術成果推動社會進步。
大學是崇尚學術、追求真理、塑造精神的殿堂。因此,渲染名校“造富”,甚至還排出一個“名校造富榜”,實際上是誤導輿論,有可能把中國高校與世界名校的比較誤導到比誰出的富豪多這條錯誤的軌道上。
作為名校,真正值得關注的不是“造富”,而是其學術貢獻與國家投入是否成正比,社會期望與國際影響力是否成正比。衡量一所高校的社會影響力,不是其造就多少“富豪”,而是培養了多少學術精英、多少學科大家,以及科研成果對社會做出了多大貢獻,說得再具體點,中國高校如果真要排個榜比比高下,應該把能夠誕生多少個國家科技大獎獲得者甚至諾貝爾獎得主作為衡量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