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讓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很好地融合,是目前很多公辦學校面臨的問題。我市有85%的民工子女就讀公辦校,不少學校都有行之有效的辦法。
目前我市有6.37萬名外來工子女,其中85%在公辦學校上學。各區都有指定的公辦學校招收民工子女,他們能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同城待遇”。
近年來我市公辦學校接收的民工子女逐年增多,如位于鼓樓區的寧公小學民工子女已占60%,沙洲中學占70%,四中分校有的年級達到80%。還有一些公辦小學也達到25%以上。
一位公辦小學校長說,由于接收的民工子女比較多,學校確實也面臨與新城實驗學校同樣的問題,學校學區內生源因此每年流失1/4左右。也有校長表示,從民工子女來講,他們和城里孩子的融合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心理上體現出自卑、內向等,這方面也需加以引導。
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說,教育部門一直鼓勵學校通過各種方式來緩解這些矛盾。很多公辦學校也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如珠江路小學給剛入校的外來工子弟特別開設心理課堂,幫他們樹立自信。四中分校在通過軍訓、考核等方式培養學生文明習慣的同時,還開辦“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文明習慣教育。成賢街小學要求在學校不提“民工子弟”這一概念,不讓學生在稱謂上有差別。(錢紅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