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黑龍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2011年04月27日14:2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生產性服務業 循環經濟試點 科學發展觀 轉企改制 電機系統節能 燃煤工業鍋爐 半導體照明 荒溝抽水蓄能電站 熱裂解 農村飲水安全

第三章以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區為重點,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充分發揮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區產業集聚和帶動作用,實施重點產業大項目建設工程,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以城市群和產業園區為平臺,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十大產業向園區集聚發展。建設技術先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園區,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專欄3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區

主要任務:加快核心示范區和重點園區建設,做大做強裝備、化工、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扶持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前景廣闊的疫苗、診斷試劑等生物新藥產業化,積極謀劃汽車制造、軌道交通、核電裝備、風電裝備、燃氣輪機等新項目,形成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全省振興老工業基地核心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先行區。

核心示范區:呼蘭河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及服務外包等產業,建設科技型、集約型、創新型、外向型的哈大齊工業走廊先行示范區和新型工業化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實現產值380億元。

重點園區: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新型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七大產業,形成產業優化、技術領先、空間布局合理的現代化新型工業示范區。到2015年,實現產值1200億元。

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石化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到2015年,實現產值500億元。

齊齊哈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綠色食品加工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產業,建設全國裝備制造和綠色食品研發生產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實現產值500億元。

肇東經濟開發區:以食品工業為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到2015年,實現產值800億元。

安達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石化工業等產業。到2015年,實現產值680億元。

發展目標:到2015年,建立多種產業相互配套,新體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態化,結構合理、高速增長的經濟密集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

一、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

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和精深加工能力,實現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

(一)綠色食品產業

實施產業集群發展、大企業帶動和品牌戰略,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我省由糧食大省向糧食精深加工和綠色食品強省跨越。突出重點領域,著力延長玉米、水稻、大豆、乳品、蔬菜和肉類加工等六大產業鏈條,統籌推進馬鈴薯、小麥、食用菌和漿果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建成國家重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健康食品產業基地。實施百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引導企業聯合、兼并和重組,培育10個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20個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的大企業、大集團。加強品牌整合,打造25個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到2015年,綠色食品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500億元。

專欄4綠色食品產業精深加工產業鏈、重大基地

水稻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精制米、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維素、稻殼塊燃料等產品及生物質發電,大力推進東部和中南部水稻加工產業帶建設。

大豆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大豆蛋白、大豆粉、豆奶、磷脂、低聚糖、維生素E等精深加工產品,大力推進中北部大豆加工產業帶建設。

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變性淀粉、淀粉糖、有機酸、化工醇、聚谷氨酸、纖維素乙醇等精深加工產品,大力推進中西部玉米加工產業帶建設。

果蔬系列產品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馬鈴薯休閑食品、變性淀粉、精淀粉、食用菌、冷凍保鮮等加工產品,大力推進中北部和西部馬鈴薯加工產業帶建設。

高端乳基料及配方奶粉生產基地:重點發展嬰兒配方奶粉、酸奶、奶酪、乳清粉等高附加值產品,大力推進中西部乳制品加工產業帶建設。

特色肉制品加工基地:重點發展分割冷鮮肉、發酵肉制品和各類熟肉精制品及血液蛋白粉、皮、毛、骨等綜合利用產品。

天然飲品生產基地:重點發展天然礦泉水、優質啤酒、漿果飲料等產品。

綠色營養保健品生產基地:重點開發具有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

(二)石油化學工業

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擴大勘探區域,增加后備儲量,打造大慶百年油田。支持油田加快產能建設,提高采收率,穩定原油產量,增加天然氣產量。鼓勵油田加強技術研發,實施老油田二次開發工程和三次采油工程。以漠大原油管線投入使用為契機,做好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引進工作,適時開展大慶至錦西、大慶至鐵嶺原油管道和大慶至齊齊哈爾成品油管道前期建設;繼續開展俄薩哈林天然氣引進及省內重點市縣管網規劃前期工作。加快大慶石化公司和煉化公司千萬噸級煉油廠建設,推進大慶120萬噸乙烯和二期30萬噸聚丙烯項目建設。依托大慶高新區宏偉園區、大慶林源石化產業園及哈爾濱、牡丹江等地重點石化企業,積極向下游產品延伸,重點發展乙烯、丙烯深加工,碳4、碳5/碳9綜合利用、重油催化熱裂解等產業鏈。加快推進黑河邊境油品與煉化綜合體項目,同步謀劃建設大型化工項目。以綏化等糧食主產區為基地,發揮我省玉米、大豆及農林副產品等原料優勢,發展生物化工。以黑河、綏化、齊齊哈爾等市為基地,以建設年產20萬噸有機硅單體項目為龍頭,發展有機硅材料和有機硅制品產業鏈。到2015年,力爭大慶原油產量保持在4000萬噸,天然氣產量達到60億立方米,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00億元。

專欄5石化工業產業鏈

乙烯產業鏈:重點發展全密度聚乙烯、環氧乙烷產業鏈。

丙烯產業鏈:重點發展聚丙烯、丁辛醇、雙酚A、苯酚丙酮等系列產品。

碳4產業鏈:重點發展異丁烯、有機玻璃、丁基橡膠、順丁橡膠等系列產品。

碳5/碳9產業鏈:重點發展石油樹脂、異戊二烯、異戊橡膠等系列產品。

重油深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乙烯、丙烯、芳烴、石油針狀焦、重交道路瀝青等系列產品。

(三)礦產經濟產業

強化地質勘查力度,構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機制。整合資源,推進資源的合理開發、梯次利用和循環利用。支持重點礦山開發建設,重點發展鋼鐵、有色金屬、石墨和水泥等產業,加快謀劃建設礦產冶煉及延長產業鏈的高附加值深加工項目。重點開發松嫩平原石油天然氣開發基地、大興安嶺—黑河地區銅金等有色金屬貴金屬礦產開發基地、伊春地區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基地、牡丹江—東寧貴金屬黑色金屬礦產開發基地、東部煤炭及特色優勢非金屬深加工和開發利用基地、五大連池水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地、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基地和境外合作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等八大基地。以骨干鋼鐵企業為龍頭,加快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推進西鋼集團和雞西北方特鋼等企業聯合重組,積極發展鋼鐵產業。以雞西和鶴崗為基地,加快發展石墨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建成我國石墨生產加工集散地。以大小興安嶺和黑河為基地,加快發展銅、鉬、鉛、鋅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的開發冶煉及深加工產業。到2015年,全省礦產經濟產業(不含石油和天然氣)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鋼鐵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800億元。

二、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戰略突破口,突破核心技術,強化政策支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一)新材料產業

重點發展高性能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光電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硅基及光伏新材料、石墨材料、納米材料、新型建材。著力打造以哈爾濱為主的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半導體照明材料產業群,以大慶為主的改性通用塑料及專用料產業群,以牡丹江、黑河、綏化為主的硅基新材料及光伏產業群,以雞西和鶴崗為主的石墨深加工產業群等優勢特色資源精深加工產業群。集中建設哈爾濱鋁鎂合金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黑河和綏化硅基材料產業基地、哈大齊化工新材料產業帶、牡丹江特種陶瓷材料產業基地和佳木斯鈦合金產業基地等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00億元。

專欄6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領域

高性能金屬材料:鋁合金、鎂合金、鎂鋰合金、鈦合金、新型焊接材料。

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性能碳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高收縮晴綸、多功能差別化纖維、玄武巖纖維、高性能復合纖維。

光電材料:半導體、大尺寸光電窗口用藍寶石器件、甲硅烷、液晶玻璃基板材。

硅基及光伏新材料:有機硅和無機硅系列產品。

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專用塑料、工程塑料和高性能膠粘劑。

新型陶瓷材料:硼化硅、高純超級石英砂、硼化物陶瓷粉末、高純硼化鈣、高純綠碳化硅、石英陶瓷和高性能納米陶瓷粉體等材料和制品。

石墨材料:球形石墨、氟化石墨、可膨脹石墨、柔性石墨、石墨乳、石墨負極材料、天然(人造)石墨電極、高碳高純石墨、石墨紙及高檔石墨制品。

納米材料: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納米催化劑、納米抗菌劑等復合材料。

新型建材:新型墻體屋面材料及隔熱保溫材料、節能建筑板材、木塑復合材料、多功能彈性水泥及抗菌、多孔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涂料以及有機硅防水建材。

(二)生物產業

以現代生物技術成果應用為手段,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積極推進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等新技術產業化,加快生物能源開發,重點建設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產業,形成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環保產業協調快速發展的新格局。以提高重大疾病預防能力和醫藥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新藥開發和產業化,著力在生物工程藥物、抗生素和化學原料藥、現代中藥領域實現突破。建設疫苗、動物疫苗與診斷試劑特色產業研發平臺,突出中藥技術優勢和傳統特色,壯大現代中藥產業。運用生物技術選育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農作物新品種以及抗逆能力強的防護林、經濟林、能源林、速生工業用材林等新品系,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業和生產企業,推進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等綠色農用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開發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推進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質發電和供熱、生物制氫產業化進程,建設先進生物能源基地。積極推進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生物環保產品規模化發展,重點開發新型酶制劑、新型微生物發酵產品。以水污染治理、有機垃圾處理等為重點,開發環保生物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生物環保產業化步伐。到2015年,生物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

(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

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實現核電、燃氣輪機、風電等新能源裝備自主化、成套化設計和制造,提升新能源裝備產業核心競爭力,建成國家重要、世界知名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通過引進消化AP1000第三代核電技術,建立核島主設備、常規島主設備、大型鑄鍛件、輔助設備、電氣設備等比較完備的核電產業體系,鞏固一重集團在核電鑄鍛件上的主導地位。推進哈電氣集團重型燃氣輪機的國產化,依托七○三研究所和哈東安集團積極發展中、小、微型燃氣輪機,培育燃氣輪機產業鏈,保持我省燃氣輪機裝備在國內的領先地位。推進風電裝備規模化和系列化,通過整機制造帶動風電裝備產業鏈發展,加快電機、軸承、增速箱和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建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重點建設七○三所產業園、牡丹江北方工業園等園區。到2015年,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

(四)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

加快發展新型農機裝備制造業,優先發展新型農機具,鞏固擴大聯合收獲機械,加快發展大型拖拉機及配套農具,積極發展畜牧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實現動力機械、新型農機具、收獲機械、畜牧機械和農產品加工機械等農機裝備在關鍵領域、關鍵產品的重大突破。積極選擇引進農機制造企業和產品,以市場換技術、換產業,實現技術和生產本地化。重點建設哈爾濱農機產業園、佳木斯農機產業園等園區。到2015年,規模以上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億元以上。

(五)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

加快發展飛機、軌道交通和汽車等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鞏固Z9直升機市場地位,加速Z15直升機產業化,研發10噸級直升機,形成多噸位直升機產品系列和批量生產能力;通用飛機重點發展Y12系列、Y12F飛機;支線飛機爭取延續與巴西合作生產ERJ190系列飛機;延伸飛機產業鏈條,提高本地配套率,擴大轉包產品生產規模,加快飛機復合材料結構件等項目建設,推進哈南工業新城飛機配套產業園建設。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加快開發80噸級通用貨車、40噸軸重專用貨車、公鐵兩用車、公鐵兩用起重機、鐵路特種集裝箱等軌道交通專用設備,形成規模生產能力,開發海運工程機械、甲板機械,拓展鐵路以外市場。加快發展汽車產業,調整優化微型汽車和轎車產品結構,擴大輕型卡車、專用汽車、特種車等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生產,加強發動機、變速箱百萬臺生產能力建設。著力建設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市飛機、汽車、軌道交通產業園區。到2015年,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

專欄7裝備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產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專用發動機、電機、電池、控制系統、專用零部件、電動汽車充電站及配電系統等配套產品。

飛機產業鏈:直升機、支線飛機、飛機發動機、航空減速傳動系統、大型飛機復合材料以及配套部件、地面配套設備等產品。

發電裝備產業基地:核電、風電、水電、氣電、超超臨界火電以及太陽能、生物質能源、抽水蓄能機組、海洋能等為主的新能源發電裝備。

新型農機裝備產業基地:新型農機具及配套農機具、大型聯合收獲機械、大馬力拖拉機。

高檔重型數控機床產業基地:超重型數控多功能復合機床、精密重型數控機床、高速數控機床、大型復雜數控機床、重型數控多工位壓力機、重型特種專用機床。

高端工量具、軸承及功能部件產業基地:高精度齒輪測量中心、大型高精度三坐標測量機、高精度數字智能刀調儀、精密復雜刀具、數控刀具、高性能硬質合金和超硬刀具、航空航天軸承、高速鐵路客車軸承、高檔數控機床組合單元精密軸承以及高性能大型刀庫、直線電機、滾動導軌等功能部件產品。

冶金石化裝備產業基地:大型薄板冷熱連軋生產線、大型板坯連鑄機、重型超重型壓力容器等產品。

大型鑄鍛件產業基地:火電、核電、水電、船用曲軸為主的大型鑄鍛件。

三、推進十大產業集聚發展

發揮產業、科技、人才等比較優勢,按照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先進適用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存量挖潛與增量引進相結合,大中小企業相匹配,產業鏈條緊密集聚發展原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重點發展綠色食品、煤化石化、礦產經濟、林產品加工業等4個傳統優勢產業,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裝備、新型農機裝備、交通運輸裝備等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著力構建十大重點產業,實現部分行業、部分領域的重大突破,建設現代產業基地。

強化產業集聚意識,立足區域優勢和發展潛力,按照資源共享、龍頭帶動、企業集群協作的要求,以中心城市、產業園區、大型企業和重大項目為龍頭,優化產業布局,延長產業鏈條,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加快形成一批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重點產業集聚區,推進十大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結構均衡、組織合理、布局優化、技術先進的現代產業體系,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產業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推進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市場化、公司化管理建設園區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園區項目稅收分成辦法和考核指標。按照優勢互補、分工協作、錯位發展原則,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突出園區的產業優勢和特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加強區域間園區產業布局統籌協調,實施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建成一批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國內一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園區,形成產業規模效益和集聚功能,提升十大產業核心競爭力。

專欄8重點產業大項目建設工程

綠色食品產業:推進建設中糧集團200萬噸水稻精深加工綜合利用、萬源集團200萬噸水稻及副產品綜合加工、益海米業公司100萬噸水稻綜合加工、北大荒米業集團稻米加工園區;中糧生化(龍江)公司、明水格林、大慶展華、哈爾濱大成公司玉米深加工;完達山乳業公司、飛鶴公司、杜爾伯特伊利公司乳制品加工;北大荒雙匯、大眾肉聯、雨潤集團龍江公司、鶴崗家富、雞西福潤生豬屠宰加工,賓西牛業公司肉牛屠宰加工;五大連池100萬噸天然礦泉水、黑龍江興安紅酒業藍莓生產線擴建、塔河超越野生漿果等重點項目。

煤化石化產業:推進建設大慶120萬噸乙烯和二期30萬噸聚丙烯,大慶龍油石化公司重油催化熱裂解,夢蘭星河能源公司阿穆爾-黑河油品儲運與煉化綜合體;鶴崗華鶴煤化公司尿素,黑河龍江化工公司聚乙烯醇及配套電石,黑河華泰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板材,雙鴨山龍煤航天公司甲醇,大興安嶺海諾斯脫硫劑公司超濾活性焦吸附催化劑等重點項目。

礦產經濟產業:推進建設翠宏山鐵礦開發、多寶山銅礦開發、伊春鹿鳴鉬礦開發、大興安嶺云嶺公司鉛鋅銅礦、黑河爭光巖金礦和東安巖金礦開發;東輕公司超大規格特種鋁合金板帶材項目、北滿特鋼鍛鋼產品升級技術改造、建龍鋼鐵無縫鋼管和釩渣綜合利用;雞西市浩市公司和貝特瑞公司石墨深加工、蘿北奧宇公司石墨制品、密山鉀長石綜合開發加工等重點項目。

林產品加工業:推進建設黑河廣合盛興公司林板一體化深加工、佳木斯龍江福公司硫酸鹽針葉木漿擴建、牡丹江恒豐紙業公司特種紙、哈爾濱、葦河、綏陽黑木耳產業集群、黑森山特產品綜合加工、森工木業園地板改擴建等項目。謀劃牡丹江林漿紙一體化、伊春木制工藝品產業基地、森林木業園中(高)密度纖維板等重點項目。

新材料產業:推進建設黑河合盛公司太陽能級多晶硅、綏化寶利公司多晶硅及高純硅、綏化龍晶電子公司單晶硅切片、黑龍江興安新能源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牡丹江金躍集團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牡丹江旭陽公司薄膜太陽能電池、雙鴨山漢能公司非晶鍺硅雙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哈爾濱天順化工公司高性能碳纖維、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架空電纜制品、哈爾濱海格科技公司白光LED及其應用產品產業化、哈工大奧瑞德公司大尺寸藍寶石材料產業基地、哈爾濱晟通公司塑料改性材料、潤特科技高效膨脹性助燃劑產業化等重點項目。

生物產業:推進建設黑龍江百洲生物有限公司獸用生物制品、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產業化、黑龍江強爾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物農藥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產業化、哈爾濱沛奇隆創必復系列產品產業化、黑龍江杰隆動物源性蛋白、大興安嶺林格貝林下植物提取青蒿素等項目。

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建設一重集團國家大型核電鍛件及承壓設備研發中心、哈電氣集團核電基地、黑龍江北方工具公司風電裝備、大慶瑞好低增速比同步永磁風力發電機設備制造、703所和哈汽輪機廠30MW級天然氣壓縮燃氣輪機輪機研制基地、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微小型燃氣輪機產業化等項目。

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建設一拖(黑龍江)東方紅工業園現代農業裝備基地、佳木斯常發佳聯農業裝備公司聯合收割機等重點項目。

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建設大慶中嘉乘用車生產基地、哈飛汽車集團百萬輛整車基地、齊齊哈爾龍華公司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哈飛集團Z15直升機等重點項目。

現代服務業:推進建設哈爾濱冰城夏都旅游區等十大旅游開發區;哈爾濱龍運物流園區、黑龍江華風物流園區;哈爾濱、大慶服務外包基地以及黑龍江(平房)動漫產業園等重點項目。

第四章以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為重點,推動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

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富集、城市相對密集、煤電化產業基礎良好優勢,以延長煤炭產業鏈為主攻目標,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科學高效利用煤炭資源,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產業、接續替代產業和循環經濟,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專欄9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

主要任務:增加資源儲備,穩定煤炭產能,鞏固煤電生產,調控焦炭產業,加快發展煤化工等接續產業,積極發展新材料、冶金、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林木產品加工等非煤替代產業,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

重點園區建設:推進佳木斯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七臺河新興煤化工產業園、七臺河東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園區;雙鴨山市魯能寶清煤電化循環經濟園區、國電龍興煤電化循環經濟園區、東榮新型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雙鴨山市經濟開發區太保高新技術園區;鶴崗新華煤電化產業園、鶴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寶泉嶺經濟開發區;雞西市煤機產業園區、石墨產業園、永慶煤化工園區和滴道煤電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等園區建設。

煤炭生產:重點開發東部煤電化基地規劃區內的褐煤資源,加快鶴崗礦區鳥山立井、雞西礦區榮華立井、雙鴨山東榮一礦和魯能寶清露天礦項目建設,全面實施煤礦安全避險系統建設,大力推進煤礦瓦斯治理國家示范工程項目建設。

煤化工產業:重點建設大唐雞西永慶褐煤提質及聯產乙二醇、鶴崗龍煤東化年產60萬噸合成氨和104萬噸尿素、魯能寶清30萬噸/年合成氨52萬噸/年尿素、七臺河寶泰隆焦爐氣制甲醇和煤焦油深加工等項目。

電源和電網建設:建設華電哈熱六期、華電哈發移地搬遷、華電齊齊哈爾東南城區、華能大慶、華能伊春、大唐綏化、國電佳木斯等熱電聯產項目,推進龍煤矸石電廠、雙千萬千瓦風電基地、荒溝抽水蓄能電站、寶清至唐山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500KV馮—齊—慶—哈、集—慶—方、慶—雞—林、鶴崗、寶清換流站交流側接網等輸變電工程、城鄉電網改造工程建設。

非煤替代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化工材料、非金屬工程材料、太陽能光伏材料、石墨制品、生物醫藥、現代農機和風電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大做強食品產業、傳統裝備制造業、冶金、木材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發展目標:到2015年,建成以煤電化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配套支撐、非煤產業快速崛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更加改善、生活環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經濟增長板塊。

一、大力發展煤電化產業

(一)煤炭產業

穩定東部煤炭礦區產能,適量減少省內煤炭調出,適度增加生產礦井和國家規劃礦區的接續產能建設,加大煤炭地質勘查力度,提高儲量級別。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煤炭資源,對焦煤等稀缺和特殊煤種實施保護性開采,加大褐煤開發力度。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現有選煤生產工藝,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實施潔凈煤戰略,推進高產安全型礦井建設。按照清潔、高效、充分利用的原則,開展煤矸石、中煤、煤泥以及與煤共伴生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和產品。加快鶴崗、依蘭、雞西等地區煤層氣勘探評價及開發利用,建設煤層氣地面開發及利用示范基地。到2015年,煤炭產量穩定在1億噸左右。

(二)煤化工產業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重點園區,統籌煤炭資源,重點發展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適度發展煤焦化、電石化工,規模化、集約化開展煤焦化副產品深加工,加快油頁巖開發利用,打造龍江煤化工品牌。構建七臺河煤焦化副產品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基地,適度發展煤焦化產業,大力整合、集中七臺河市及周邊地區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煤焦化副產品資源,發展煤焦化副產品深加工,重點建設七臺河新興煤化工產業園;構建鶴崗煤制化肥及下游產品基地,發展大型煤制化肥,重點建設鶴崗新華煤電化產業園等;構建雞西褐煤提質深加工基地,發展以永慶礦區褐煤提質和深加工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重點建設雞西永慶煤化工產業園;構建雙鴨山新型煤化工基地,發展以煤制烯烴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重點建設雙鴨山市經濟開發區、魯能工業園區等產業園區。積極利用蒙東煤制天然氣資源,聯動發展煤化工產業。依托佳木斯、牡丹江化工產業基礎和科技人才優勢、中心城市區位優勢,發展煤化工延伸加工,構建煤化工精深加工基地。到2015年,全省煤化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三)加強電源電網建設

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大型坑口電站建設。繼續關停小火電機組,推進以大中城市為主的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加快縣城和重點城鎮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實施煤電一體化,推進煤炭開發項目與火力發電項目(含熱聯產項目)的整合,鼓勵上下游互相參股,提高電煤保障,降低發電成本。以龍煤集團為主,加強煤矸石、劣質煤綜合利用,建設矸石電廠。充分利用煤層氣、油頁巖等資源,建設發電項目。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熱電冷聯供項目。大力發展風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雙千萬千瓦風電基地、荒溝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加快牡丹江、呼瑪河等流域水能資源綜合開發。到2015年,全省電力裝機總規模達3517萬千瓦。加強特高壓和500KV主干網建設,調整優化220KV電網結構,升級改造農村電網,強化網絡聯絡,提高智能化水平,建設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的堅強電網。完成農村電網“兩改一同價”工作,建設全省統一電網,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價格統一。

二、發展非煤替代產業

(一)非煤工業

加快非煤產業發展,逐步提高非煤產業比重,推動資源型城市產業升級。發展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化工材料、非金屬工程材料、太陽能光伏材料等技術和產品。發展非金屬礦優勢礦種精深加工,搞好石墨、硅線石及石材深加工制品的開發和應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現代中藥、生物醫藥、獸藥等產品。加速食品產業升級步伐,壯大以綠色特色食品為主導的新型食品產業集群。加快裝備制造業改造,打造具有核心技術的新型煤機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重點發展大功率采煤機和重型掘進機等大型高產煤礦井下綜合采掘設備以及高端電線電纜、石油鉆采設備。大力發展現代農機和風電裝備制造業。加強資源整合,不斷延伸產業鏈,促進石化產業升級,發展壯大冶金工業。推進林板、林紙一體化進程,擴大人造板和造紙生產能力,延伸發展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形成以人造板、造紙、家具為主的林木加工產業集群。

(二)生產性服務業

適應提升煤電化基地產業競爭力需要,強化現代服務業支撐作用,以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煤電化基地建設,以煤電化基地建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重點培育現代物流、科技研發、金融保險、信息服務、商務服務和為農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構筑以中心城市為平臺的研發設計中心和技術交易中心,建設機械加工、煤化工等行業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對俄貿易中心和物流樞紐。

三、發展循環經濟

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不斷擴大循環經濟發展規模,建立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一)建立循環經濟體系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合理利用能源資源、延長產業鏈條、加強耦合聯動,實現企業、園區、城鎮和區域層面的循環發展。以電力、化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對資源循環綜合利用企業、省級以上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以及列入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重點排污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培育一批“零排放”試點示范工程,創建100家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加快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在國家級、省級重點工業園區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進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的分類利用和循環使用等工程建設,形成閉合循環工業鏈條。在城鎮推進再生資源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和加工利用,組織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試點和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廢舊輪胎等再制造產業化工程試點,鼓勵和支持大中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省級循環經濟試點縣、園區和企業建設。制定出臺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推進資源綜合利用

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引導資源綜合利用。以工業和建筑業為重點,突出抓好粉煤灰和煤矸石等大宗固體廢棄物以及建筑渣土的管理和綜合利用,建設一批大中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推動新型墻體材料和利廢建材產業化。建立健全大中城市垃圾收集系統,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加快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步伐,鼓勵垃圾分選、綜合利用、焚燒和填埋氣體利用。積極推進秸稈、畜禽糞便、林業三剩物等再利用,加快污泥綜合利用。加快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設。

四、強化資源型城市轉型機制保障

(一)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抓緊開展我省循環經濟指標的測算工作,建立循環經濟指標評價體系,統一評價標準。加快循環經濟立法步伐。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法制保障。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研究制定我省資源性產品成本財務核算辦法,探索建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制定出臺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健全考核評價體系。積極做好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工作,組織開展省級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對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工作的指導,提高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使用效益。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對資源型城市特大型礦坑、深部采空區治理的支持。鼓勵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在產業布局、項目審核、土地利用、貸款融資、技術開發、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支持。支持資源型城市、資源型企業開發利用區外、境外資源。

第五章以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為重點,發展開放型經濟

充分發揮地處東北亞腹地區位優勢,創新開放方式,調整開放策略,“引進來”、“走出去”,發展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全力打造面向東北亞,輻射亞歐大陸的扇形放射、多點向外的經濟貿易開發區,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專欄10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

主要任務:完善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強黑河、綏芬河、東寧、同江、撫遠等邊境口岸建設,大力推進俄、韓、日等國家經貿科技合作,加快建設口岸、腹地和境外相結合的外向型產業基地,創新發展邊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境內外加工區等各類特色園區,著力建設以中心城市和邊境口岸為節點、連接國內生產基地和國外商品市場的國際經貿大通道和物流網,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發展目標:到2015年,以哈爾濱市為中心、內聯相鄰省區乃至沿海省份、東連日本海地區、西接俄羅斯腹地的國際經貿大通道基本形成,建成我國面向東北亞重要的產業聚集區和進出口貿易加工基地,成為我國開展東北亞經貿科技合作示范區。

一、加強區域開放合作

(一)鞏固提升對俄、蒙合作

全力推進和落實《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化對俄合作,形成以貿易為主體,以資源開發利用為紐帶,以高新技術合作為平臺的互利雙贏模式。加強國際產業合作,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制造業和境外資源精深加工產業,擴大農副產品、建材、家具、工程機械、家用電器、汽車和機電產品出口規模,提高地產品出口比重。積極參與俄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開發建設,推進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向更高層次跨越。發揮莫斯科中俄友誼科技園、哈爾濱國際科學城、黑龍江中俄科技合作及產業化中心、黑龍江對俄農業技術合作中心等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打造對俄科技合作平臺,重點加強關鍵核心技術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領域合作。利用我省地緣、產業和技術優勢,與蒙古開展互補型貿易和經濟技術全方位合作,深度開發市場,加強在礦產等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業等領域的合作,鼓勵企業在蒙投資、辦廠,開展工程承包。

(二)積極推進對韓、日、歐美等國合作

密切跟蹤各國產業變化趨勢,有針對性的開展項目推介,積極承接軟件設計、金融、分銷、物流等服務外包業務,擴大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積極引導對韓加工貿易向研發、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延伸。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吸引韓國科技型企業來我省創業,建立中韓科技型企業產業化基地。以節能環保、農業生產為重點,擴大對日經貿科技合作,建設節能示范居民住宅和商業區,引進日本先進農業技術和戰略投資者,發展綠色食品生產和精深加工。積極吸引日資企業參與我省產業結構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合作。發展壯大歐美市場,積極拓展東盟、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形成全方位、多元化、高層次的國際合作格局。

(三)大力開展國內合作

堅持對內對外開放并舉,廣泛開展與港澳臺地區、東部沿海省市、東北地區其他省份和中西部地區的合作與交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完善東北地區四省(區)協作機制,開展跨省(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產業布局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等多領域、高層次重大問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東北地區四省(區)共同發展,重點加強與蒙東地區特別是呼倫貝爾市煤化工產業聯動發展。開展多渠道、多形式項目推介和招商活動,吸引省外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投資創業,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盤活存量資產,搞好資本運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密切省內合作,打破行政隸屬關系,構建產業協調發展、要素合理流動、招商引資同步的發展機制,搭建資源融合、項目整合的發展平臺,健全統計口徑、稅收分成、隸屬關系相統一的發展政策,構建行政首長協商機制和多層次協調機制,完善經濟區之間及內部合作機制,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結算經濟、總部經濟,建立行政協調、產業互動、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

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更加注重利用外資質量,促進“引資”與“引智”結合。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形成穩定、透明的管理體制和公平、公正的政策環境。引導和鼓勵外資更多地投向十大重點產業,投向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等重點開發地區。鼓勵和支持省內企業同跨國公司等戰略投資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引導和規范外商參與省內企業改組改造。有效利用境外資本市場,支持省內企業境外上市。擴大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規模,重點用于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合理使用國際商業貸款。發展總部經濟,鼓勵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總部以及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培訓中心、銷售中心、結算中心等。

三、實施“走出去”戰略

(一)推進境外投資

以優勢產業為重點,支持有條件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經營,開展境外加工貿易,促進產品原產地多元化。通過跨國并購、參股、上市、重組聯合等方式,培育和打造我省跨國公司。培育壯大農墾系統和合作化組織為主體的農業開發企業,建設特色農業合作園區,推進農機、農技和勞務“走出去”,開發境外農業資源。開辟境外投資多元化渠道,在積極推進對俄投資的同時,鼓勵省內有條件的企業向日韓等發達或新興工業體投資。完善境外投資促進和保障體系,加強境外投資統籌協調、風險管理和海外國有資產監管。

(二)擴大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

發揮我省企業在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和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優勢,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承接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石油勘探、礦產資源開發等工程。積極爭取銀行優惠貸款、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探專項資金、大型合作項目貸款貼息、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資金支持,為“走出去”化解資金難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