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發力——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政策“含金量”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2016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發力點何在?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諸多新論斷、新政策、新舉措,傳遞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走向。
十個“更加注重”指明新常態下“怎么干”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新常態調控思路的重大創新。如果說上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出和闡釋“新常態”的話,那么這次會議的著力點則放在新常態下“怎么干”。
“新常態是中國經濟從量變到質變長期積累、發展演化的必然結果,一方面表明我國發展站上了新的平臺,另一方面表明轉型升級的任務依然繁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宇說。
正如會議所指出的,這是繞不過去的歷史關口,抓緊做好工作,就能順利過關。會議提出了經濟發展、穩定增長、宏觀調控、產業結構、城鎮化、區域發展、生態環境、民生、資源配置、對外開放十個方面的“更加注重”,明確了新常態下工作的重點轉向。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這十個方面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遞進,指向性鮮明,認識論和方法論兼具,政策性和針對性突出,為今后在新常態下如何開展經濟工作提供了遵循。”
企業成本要六個“降”
“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會議明確明年將通過六個“降”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各個鏈條成本: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研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降低電力價格,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煥發企業活力是整個結構轉型的基礎,這次減稅范圍廣、力度大,基本涉及全部政府調控范圍,且切中時弊。”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舉例說,增值稅目前是第一大稅種,如降低稅率會帶來較大的減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