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傳媒網訊(記者陳燕)“涇河東莊水庫為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開發任務‘以防洪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發電及改善生態環境’。東莊水庫效益巨大,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極具戰略意義。”
12月22日上午,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水利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魏小抗發布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三大技術難題取得歷史性突破和進展
魏廳長介紹,“多年來,制約和影響東莊水庫立項建設主要有三大技術難題或問題,一是水庫開發任務問題,二是泥沙淤積問題,三是地質巖溶滲漏問題。”
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在水利建設方面干幾件大事實事”的重大決策部署,重新啟動了東莊水庫前期工作。4年多來,省水利廳在2010年、2012年組織開展了兩次冬春地質勘探大會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具有世界級技術挑戰的泥沙淤積和地質巖溶等問題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在新一輪的前期工作中,確定東莊水利樞紐開發任務得到了省內外業界、專家和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涇河的含沙量為世界之最,借鑒黃河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的成功經驗組織開展渭河下游沖淤特性及東莊水庫調度運行方式研究,提出了水庫“泄大攔小、適時造峰”的水庫調水調沙運行方式;巖溶滲漏研究成果表明,東莊壩址河段內巖溶發育不發育,滲漏形式以溶隙型為主,不會產生水庫滲漏問題。
至此,多年來影響東莊水庫立項建設的開發任務、泥沙淤積和巖溶滲漏等三大關鍵技術問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和重大進展,東莊水庫建設的技術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
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極具戰略意義
“建設東莊水庫對陜西的意義重大,除防洪、減淤,兼顧供水、發電及生態環境外,東莊還將與渭河全線整治、引漢濟渭工程,形成關中‘一線兩片’大水利體系骨架,這是實現陜西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魏廳長說。
東莊水庫建成后,將與渭河綜合整治工程一起,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體系。可攔截泥沙20.6億立方米,通過水庫調水調沙、聯合調度,減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積7.5億噸,沖刷降低渭河中水河槽,極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徹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災”的常態發生,確保渭河綜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為沿渭西安、咸陽、渭南3市經濟社會發展及9區縣80萬人、160萬畝耕地提供安全保障;再有,每年可向銅川新區、富平縣城及西咸新區、涇惠灌區等供水5億多立方米,滋潤渭北“旱腰帶”并將成為極端氣候條件下關中地區重要的抗旱應急骨干水源;與此同時,水庫建成后還可以提供清潔能源和改善生態環境。東莊水電站設計年發電量3.3億度,在優化區域電網結構的同時,可年減少煤炭消耗1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為全省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東莊水庫可確保涇河下游生態基流,改善涇渭河水生態環境,水庫蓄水后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有效改善渭北區域性氣候,依托高峽平湖美景及自然稟賦,將打造成為世界級水利旅游風景區。
2015年適時開工建設 2017年實現涇河截流
涇河東莊水庫工程設計混凝土雙曲拱壩高230米,總庫容30多億立方米,電站裝機9萬千瓦;工程總投資127億元,建設工期95個月。
“目前,整個項目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后面的任務還很繁重。”魏廳長說。
在上報審查東莊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的同時,省水利廳組織設計單位馬不停蹄的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各項勘測設計、專題專項研究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預計,東莊水庫建設計劃2015年,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并通過水利部審查;開展初步設計并加快導流勘探試驗洞建設,施工營地、水電及其他進場道路等準備工程的設計工程,適時開工建設;2016年: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加快初步設計和準備工程建設步伐。2017年,完成初步設計及審批,準備工程基本建成,實現涇河截流,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18年至2022年,基本建成主體工程,在2023年水庫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