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12日,中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學術交流會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會議透露,2000年~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269.97億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1934個,中央投入帶動地方財政和企業投入資金達460億元。
據介紹,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09年,經過恢復治理,全國恢復土地面積約49.6萬公頃,治理礦山地質災害5195處,治理地裂縫和地面塌陷3037處。全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進入調整完善階段,項目投入重點和方向由過去支持多而散、經費少的小項目,轉向支持重大項目。
與會專家同時指出,由于一些治理項目違背自然規律,導致“一年綠,兩年荒,三年死光光”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必須采取措施加以避免。一些治理項目栽種的植物不適應當地環境,造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效果無法持續。
專家建議,礦山復綠首先應掌握當地及山體所有地質、氣象等資料,進行區域林相調查,并充分考慮基材配置物種多樣性,以及植物相生相克的群落等因素,使邊坡穩定、整體復綠、水土保持,恢復原山貌。所選植物應強調適應本區域氣候和土壤特點,以樹為主,草、木、花相結合,既要本地化又要多樣化,必要時引入少量外來無害物種,以達到免養護、自然生長的恢復效果。
本次會議由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共同主辦,貴州省地礦局106地質大隊承辦,旨在交流如何有效保護礦山地質環境、實現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推進“和諧礦區”建設。(據國土資源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