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2013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全文

2014年03月31日09:2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2013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 職責 國務院

主要入海污染源狀況

3.1 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狀況

 

    3.1.1 河流入海斷面水質狀況

 

    枯水期、豐水期和平水期,72條河流入海監測斷面水質劣于第Ⅴ類地表水水質標準的比例分別為68%、44%和51%,與上年相比,枯水期和平水期比例分別增加18%和6%,豐水期比例降低7%。劣于第Ⅴ類地表水水質標準的污染要素主要為化學需氧量(CODCr)、總磷、氨氮和石油類。

 

河流入海監測斷面水質類別統計(條)

監測時段

~類水質

類水質

類水質

類水質

合計

枯水期

8

9

6

49

72

豐水期

11

20

9

32

72

平水期

15

15

5

37

72



 

    3.1.2 主要河流污染物排海狀況

 

    72條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分別為:CODCr 1 382萬噸,氨氮(以氮計)29.3萬噸,硝酸鹽氮(以氮計)221萬噸,亞硝酸鹽氮(以氮計)5.7萬噸,總磷(以磷計)27.2萬噸,石油類3.9萬噸,重金屬2.7萬噸(其中鋅20 743噸、銅3 703噸、鉛2 004噸、鎘138噸、汞40噸),砷2 976噸。

 

    其中,71條河流的CODCr、氨氮、硝酸鹽氮和總磷入海量分別較上年降低0.4%、11%、3%和24%。

 

2013年部分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量(噸)

河流

名稱

化學需氧量

CODCr

氨氮

(以氮計)

硝酸鹽氮

(以氮計)

亞硝酸鹽氮

(以氮計)

總磷

(以磷計)

石油類

重金屬

長江

6 264 780

132 366

1 549 677

8 938

171 288

11 471

15 455

1 975

閩江

1 170 931

10 337

26 685

1 288

6 423

571

1 315

130

珠江

536 180

15 069

318 886

25 652

20 149

11 288

2 888

452

黃河

348 635

4 895

7 161

2 829

650

4 911

704

40

南流江

246 030

1 462

11 721

619

5 789

425

150

12

小清河

178 884

585

1 284

544

936

332

26

3

甬江

148 154

6 029

12 424

430

2 033

112

72

5

大遼河

95 811

9 096

18 380

2 626

1 989

144

221

15

欽江

85 430

965

3 582

329

821

134

39

2

雙臺子河

83 524

695

960

248

133

122

22

3

大風江

77 272

727

1 744

60

717

122

44

1

臨洪河

70 233

645

859

267

973

144

79

7

敖江

44 134

85

965

45

160

86

34

2

霍童溪

38 616

248

1 186

24

47

30

28

0.3

晉江

38 279

1 661

13 495

490

400

110

62

3

防城江

35 257

768

1 133

17

387

116

53

1

龍江

17 301

1 332

520

275

409

24

43

0.1

大沽河

12 753

259

177

13

48

63

19

2

木蘭溪

11 196

1 593

2 837

354

1 282

49

144

0.2

碧流河

2 412

18

320

1

3

19

1

0.1



 

    3.2 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

 

    3.2.1 入海排污口排污狀況

 

    實施監測的431個陸源入海排污口中,工業排污口占34%,市政排污口占38%,排污河占23%,其他類排污口占5%。3月、5月、8月和10月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比率分別為47%、49%、54%和52%,全年入海排污口的達標排放次數占監測總次數的50%,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106個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監測均達標,占監測排污口總數的比例較上年降低7%;129個入海排污口全年監測均超標,占監測排污口總數的比例較上年增加4%。

 

2012~2013年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狀況

 

    不同類型入海排污口中,工業類排污口達標排放次數比率為58%,與上年相同;市政類排污口和排污河達標排放次數比率分別為45%和46%,較上年略有降低;其他類排污口達標排放次數比率為59%,較上年升高。

 

    入海排污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為總磷、懸浮物、CODCr和氨氮,達標率依次為68%、79%、80%和91%;污水中砷和銅、鉛、鋅、六價鉻等重金屬達標率均在96%以上。2010年以來,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達標率基本保持穩定。

 

                           2012~2013年不同類型入海排污口        2010~2013年入海排污口主要

                                  達標排放次數比率                 污染物達標率變化趨勢

 

    3.2.2 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

 

    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較差,80%以上無法滿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區的環境保護要求。

 

    水質狀況 5月和8月,分別對全國98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進行監測。5月,70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占監測總數的71%;8月,79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占監測總數的81%。排污口鄰近海域水體中的主要污染要素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個別排污口鄰近海域水體中重金屬、糞大腸菌群等含量超標。

 

2013年5月和8月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等級

 

    86個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水質要求,占監測總數的88%。其中,位于農漁業區和旅游休閑娛樂區內的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超標率分別為100%和78%。

 

    沉積物質量狀況 8月,對全國91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沉積物質量進行監測,其中32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沉積物質量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沉積物質量要求,主要污染要素為石油類、鎘、銅、鉛和糞大腸菌群。與上年相比,7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沉積物中石油類、鎘等含量降低,沉積物質量有所改善;19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沉積物中銅、石油類、鎘和硫化物等含量升高,沉積物質量下降。

 

    生物質量狀況 62%的排污口鄰近海域貝類生物質量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生物質量要求,主要污染要素為石油烴、鉛、砷和糞大腸菌群。

 

    3.3 海洋大氣污染物沉降狀況

 

    海洋大氣污染物干沉降 在大連老虎灘、大連大黑石、營口仙人島、盤錦、葫蘆島、秦皇島、塘沽、東營孤東、蓬萊、青島小麥島、舟山嵊山和珠海大萬山等監測站開展了海洋大氣污染物的干沉降監測。氣溶膠中硝酸鹽含量最高值出現在塘沽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珠海大萬山監測站,分別為25.1微克/立方米和3.9微克/立方米;銨鹽含量最高值出現在秦皇島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珠海大萬山監測站,分別為9.3微克/立方米和1.3微克/立方米;銅含量最高值出現在舟山嵊山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營口仙人島監測站,分別為400.1納克/立方米和5.6納克/立方米;鉛含量最高值出現在葫蘆島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珠海大萬山監測站,分別為211.1納克/立方米和19.3納克/立方米。2010~2013年,海洋大氣氣溶膠中銅和鉛平均含量整體呈下降趨勢,硝酸鹽呈上升趨勢,銨鹽基本保持穩定。

2013年各監測站氣溶膠中硝酸鹽和銨鹽含量

 

2013年各監測站氣溶膠中銅和鉛含量

 

    渤海大氣污染物濕沉降 在大連大黑石、營口仙人島、秦皇島、塘沽、蓬萊等監測站開展大氣污染物濕沉降通量監測。硝酸鹽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塘沽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大連大黑石監測站,分別為7.1噸/平方公里·年和2.9噸/平方公里·年;銨鹽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秦皇島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大連大黑石監測站,分別為3.0噸/平方公里·年和0.9噸/平方公里·年;銅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塘沽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蓬萊監測站,分別為3.2千克/平方公里·年和1.0千克/平方公里·年;鉛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營口仙人島監測站,最低值出現在蓬萊監測站,分別為6.1千克/平方公里·年和0.5千克/平方公里·年。

                          2013年渤海各監測站硝酸鹽和銨鹽          2013年渤海各監測站銅和鉛

                                   濕沉降通量                           濕沉降通量

 

    3.4 海洋垃圾分布狀況

 

    海洋垃圾監測內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種類、數量和來源。與上年相比,海面漂浮垃圾密度略有下降,海灘垃圾密度基本持平,海底垃圾密度顯著下降。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閑娛樂區、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及鄰近海域。

 

    海面漂浮垃圾 海面漂浮垃圾主要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片狀木頭等。大塊和特大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29個/平方公里;中塊和小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2 819個/平方公里,平均密度為15千克/平方公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類垃圾數量最多,占56%,其次為塑料類和木制品類,分別占27%和9%。78%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陸地,22%來源于海上活動。

 

    海灘垃圾 海灘垃圾主要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平均個數為70 252個/平方公里,平均密度為1 622千克/平方公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類垃圾數量最多,占38%,其次為塑料類和木制品類,分別占36%和11%。81%的海灘垃圾來源于陸地,19%來源于海上活動。

 

    海底垃圾 海底垃圾主要為塑料袋、塑料碎片和片狀木頭等,平均個數為575個/平方公里,平均密度為36千克/平方公里。其中塑料類垃圾數量最多,占83%。

 

2013年監測海域海洋垃圾主要類型

 

2013年監測海域海洋垃圾數量分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