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請全國人民打車,給全國人民發紅包,幫全國人民搶車票……最近,互聯網公司們紛紛以感動中國的勁頭,投入到一場爭奪用戶和未來的戰役中。“戰爭”在春節臨近時達到高潮,讓我們也難免熱血沸騰,擔心再不投入就是把生活便捷和躺著數錢的機會拱手讓人。
“春運”商機就像掉進煤油里的火星,點燃了互聯網世界澎湃的創造力。互聯網公司不是“活雷鋒”,他們用“免費”和“福利”引導用戶,希望將影響力延伸到PC、手機之外。
不過,他們的“服務精神”仍然值得稱道,如何用“入口控制”贏得新顧客,怎樣獲得新訂單、傾聽用戶需求的“社交網絡”思維……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商業世界送給我們的新年禮物。
原創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早有預言,每一種新技術,都如人體的延伸,引起社會的變化。我們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而那正被改變的生活,也已伴著馬年春節的腳步露出端倪。
此起彼伏的
“剎車聲”
一有票,搶票軟件就會報警,于是1月的寫字樓里常常有這樣的場景出現:整個下午,辦公室響起此起彼伏的“剎車聲”,人們在屏幕前激動或失落著。
在春運報道的“主場”火車站,媒體的鏡頭仍然關注寒風中徹夜排隊的務工人員,但發現他們之中年輕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少。
搶票軟件今年面對的道德爭議似乎遠比去年小得多。從2013年12月開始,搜狗、360、UC等眾多公司就開始了推廣,就連新版的12306網站也在“更多選項”中增添了動態刷新、自動提交訂單的“搶票”服務。
捉對廝殺
如火如荼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崇尚傳統的IT“小白”們可能不得不面對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的“惡果”。“馬路上根本沒有出租車。”李小姐用夸張的語氣抱怨自己遇到的不公,“都接嘀嘀打車的活兒去了。”
“快的+支付寶”和“嘀嘀+微信支付”的捉對廝殺如火如荼,背后是阿里和騰訊瓜分出行服務這一細分市場和培養用戶支付習慣的遠大理想。
每一單,司機和乘客都能獲得10元、20元的獎勵,“人品”爆發的時候還能獲得免單名額。有人預計,滾滾車輪下,滾動著的是3億到4億的真金白銀。回報也是喜人的,溫暖的車廂里,出租車司機大叔們耐心地教乘客使用手機支付。“網絡有點慢?沒關系,我等你。”
大數據
遇到了大遷徙
大數據遇到了大遷徙,互聯網撞上了大時代。當“遷徙大軍”遇到了互聯網大數據,旅途中的焦急等待變成了可實時監控的動態數據。
“百度遷徙”從每一次位置的改變,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信息。截至1月26日下午三點,遷入北京的頭名城市是廊坊。全國最熱的遷徙路線是哪里?答案竟然是從上海到滁州,成都到北京則排在第二位。
科技的力量,讓每一個個體感受到小小的改變和溫暖;巨頭的競爭,應該讓社會享受更多的福利和效率的提升。
晨報記者 劉映花 韓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