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今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3-2014)》。
《住房綠皮書》指出,中國大多數城市經濟增長前景看好,因而中國城市房價不會出現整體崩盤現象。而且,在短期之內,我國內地一線城市的住房市場仍將呈現較快的上漲。另外,截至今年9月,北京的住房租金指數已連漲55個月,租房者可支配收入的54%用于房租。
綠皮書指出,2012至2013年,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三、四線城市出現結構分化。
90平方米以下住房自住多
中國一線城市住房價格快速上漲,但與世界同類城市房價變動趨勢基本一致。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中國一線城市住房價格呈現不斷上漲趨勢。到2013年9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在20%以上。
從住房需求結構來看,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價格增速均超過90至144平方米住房銷售價格增速,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以首次置業的自住者購買居多,表明自住型需求帶動住房價格上漲更加明顯。
二線城市房價兩極分化較為嚴重,2013年9月,31個二線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均為上漲趨勢,增速最低為???.1%,最高為廈門16.5%。
三、四線城市房價整體增速較緩,結構出現分化跡象。從70個大中型城市中的三線城市來看,2013年9月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除了溫州出現1.8%的跌幅外,其余34個城市均呈現上漲態勢。從總體來看,三、四線城市庫存增加較多,部分城市房價出現下跌的跡象。
綠皮書指出,2012至2013年,中國大城市房價由試探性的緩慢上漲,逐步演變為恐慌性的暴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房價漲幅領跑全國。
自住者恐慌入市助推房價
與2009年末上一輪房價暴漲有較大投機成分不同,本輪房價上漲主要由自住型需求的恐慌性入市所推動。本輪價格暴漲的主要是大城市,這些城市都實行了住房限購政策,投機性購房者被最大限度擠出,首次和改善性需求者成為購房的主體。針對二手房出售的高稅收政策使二手房市場的活躍程度下降,加劇了大城市住房供求矛盾。
到2013年9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在20%以上,考慮到因售房合同拆分、陰陽合同等現象帶來的數據失真,北京等一線城市多數樓盤的實際價格同比漲幅在50%以上。
同時,不少三、四線城市或中小城市雖然房價有所上漲,但住房市場已經出現顯著滯銷現象。
《住房綠皮書》指出,住房租金持續快速上漲,租金漲速超過物價。至2013年9月,全國租金指數已經實現連續45個月上漲,其中北京連漲55個月,廣州連漲51個月,深圳連漲54個月,上海連漲39個月。全國32個大中城市中每平方米租金水平最高的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廣州。
北京租房者收入54%交房租
《住房綠皮書》發現,租房負擔顯著增大,租金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較高水平。從以租金收入比度量的租房負擔看,租房負擔總體較大。一線城市租房負擔指數(租金收入比)大都很高,總體租房負擔最大。分城市看,租金支出占收入比例最高的北京、南京、深圳、烏魯木齊、上海,居民家庭平均每1元可支配收入中,用于租金的支出分別為0.54元、0.51元、0.51元、0.50元、0.46元。除上海外,租金支出都占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或以上。
《住房綠皮書》認為,租房負擔增大,是收入增長和住房供給緊缺的共同結果。因而租房負擔重的城市,一般都具有兩個特征,即收入水平較高,同時人均住房面積較低。
《住房綠皮書》認為,城市外來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實際上可能超過三成。2012年底全國城鎮人口為7.12億,全國流動人口為2.36億,其中農民工1.63億,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是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城市。
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3至10平方米
城市外來人口居住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居住面積小。一些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對外來人口的居住狀況調查顯示,城市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一般在3至10平方米,不同城市和不同的調查范圍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而根據五普和六普的統計數據,2000年城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積為21.81平方米,2010年的人均面積已經達到29.15平方米。
二是城市外來人口除了人均居住面積遠遠小于城市家庭外,居住設施和衛生水平也與城市居民有較大差距。
三是城市外來人口多住在城鄉結合部、城市郊區和城中村,多依托社會網絡形成聚集。
四是房源形式多樣,以個人租住和單位提供住宿較為常見,住房流動性強,缺乏足夠的保障。
本報記者 李莉 J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