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關鍵詞二:樓市調控 樓市調控一改往年表述 轉向探索中國特色“住房模式”
□加大廉租房公租房供給;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房地產調控思路轉變,即由解決“房價上漲過快”的具體問題,轉變為“住房供應體系建設”的系統問題,進而把房地產業融入與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體系之中
一改往年“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表述和對房價的關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轉而強調探索中國特色的住房模式,特別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會議要求,“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探索適合國情、符合發展階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積率。”
“對于房地產調控,也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其中保障房建設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向上證報表示,未來保障房建設和管理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一環。
“保障性住房蓋少了,老百姓不滿意,蓋多了,老百姓也不滿意,這說明現在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存在不完善的問題。從住房供應到分配,再到市場管理,都需要一個制度安排。”王玨林認為。
記者注意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要求“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雙軌思路,即“保障房歸政府,商品房歸市場”。這也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和思路轉變,即由解決“房價上漲過快”的具體問題,轉變為“住房供應體系建設”的系統問題,進而把房地產業融入與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體系之中,以求在改革發展中厘清政企職能,還房地產業以本來面貌。
按照這一思路,不久前住建部已經有所動作。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近日表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決好群眾住有所居問題,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滿足群眾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政府必須“補好位”,為那些由于勞動技能不適應、就業不充分、收入低等而面臨住房困難的群眾,提供能夠滿足基本需要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務。
RET睿意德高級董事王玉珂認為,之前的房地產調控思路頗受業界詬病,原因在于,調控政策大多針對控制房價和限制需求,停留在表面,每年推出大量政策,包括限價、限購、限貸等,但從壓制需求入手,容易造成“一刀切”問題。這種調控思路導致政策難以持續,市場出現震蕩,房價也難以控制。
對于短期內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王玨林認為,針對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不斷分化的現狀,調控政策已經一改過去中央“一刀切”的方式,更多由地方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出臺政策,而各地要做的就是做好保障房的建設和管理。(記者于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