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昨天零時剛過,家住小西天兒的牛肉販小張把自己裹得厚厚的出了門。“緊著走,那兒兩點多就開門。三四點鐘回來,就不耽誤早市上賣。”戴著雷鋒帽、捂著口罩,哈氣讓他的臉顯得有些眉眼不清。一天三五百斤的進貨量,他得揣上鼓鼓的腰包兒:“就這幾個月,進貨的錢得多拿一半。”
又一年入冬,牛羊肉消費進入高峰期。面對著熱氣蒸騰的火鍋,您可知道這一筷子夾起的肥牛,價格天天都在刷新?在牛肉價格一路小跑的節奏下,專家判斷短期很難劃下休止符。
現象:
火鍋店不再用肥牛促銷
入冬之后,幾乎每天中午、傍晚,位于西單的一家知名火鍋店里就有滿堂食客,排隊等位的幾乎能叫到上百號。服務員說,最近推出了新菜單,除了增加一些特殊拼盤之外,1盤375克的肥牛價格已經從幾個月前的18元,漲到了20元。這樣算來,這家火鍋店每公斤肥牛的價格已經超過53元。
在商務部網站發布的全國鮮牛肉批發價格走勢圖上,從今年1月開始,牛肉價格就一直保持在50元/公斤以上,11月1日的價格是52.68元/公斤,已經是全年的最高值。
而這僅僅是鮮牛肉的批發價格。昨日新發地市場的網站上最新報價顯示,牛前腿的均價是49元/公斤,里脊的均價要61元/公斤。來到超市,柜臺上擺放的牛肉價簽更是讓人望而卻步:黃瓜條肉的價格是102元/公斤,腹肉牛腩的價格是95元/公斤,肥牛卷最便宜的每公斤也達到63.8元。
火鍋是餐飲企業中利潤率排名靠前的行業,但如今一盤四兩肉將近13元的原料成本,再加上人工、房租和運輸成本,幾乎已經讓這一盤肉的利潤只剩10%,這已經逼近炒菜盈利。
“那也得忍著,盤算盤算掙不著錢了,就漲點兒。”這家企業的前任高管沒有透露肥牛一年內到底漲過多少次價,但他承認,幾乎每次換菜單,都會通過調整拼盤價格、套餐價格而調整售價。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05年1月,全國平均批發去骨牛肉價格為每公斤17.37元。而到了2013年7月,每公斤去骨牛肉的價格已達58.56元。這意味著,1000元2005年能買到57.57公斤去骨牛肉,而2013年,只能買到17.07公斤。在商務部主辦的新農商網上,查詢豐臺區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牛肉報價,便能看出這3個月來牛肉價格是“漲得多、降得少”。9月中旬到國慶節假期期間,牛肉價格有兩次已飆升到了46.5元/公斤。進入11月,比起上周的價格,昨日牛肉45.3元的報價又漲了8毛錢。
“原來企業促銷攬客還能用牛肉,你現在看看哪家火鍋店敢拿肥牛促銷?”這位前任高管說。
追問:
肉不“注水”導致漲價?
“1小盒牛腩就要60塊錢!”這樣的價格,把打算晚上吃西紅柿燉牛腩的劉大媽嚇得夠嗆。昨天下午,在這家位于方莊的大型超市中,劉大媽戴上老花鏡,在冷藏柜前放下這塊兒,拿起那塊兒,仔細瞅著標簽上的價格。看見一旁的促銷牌上寫著“特價牛腩29.6元/斤”,劉大媽趕緊湊過去選,但細問才得知,這特價牛腩是被冷凍過的,已經不新鮮了。
在海淀區錦繡大地鑫源肉類批發市場里,牛羊肉8號攤位的老板娘給一家飯店經理批發的牛肉稱重后,低頭在收據上寫下:后腿肉每公斤49元,前腿肉每公斤44元。雖然比老板娘給別人的價格優惠不少,但這位老顧客還是有點不滿意,一直嚷嚷著“再便宜點兒”。
“別看這價兒貴,但牛肉質量好了。去年《焦點訪談》一曝光外地注水肉,市場上誰還敢賣這個?”老板娘一邊說,一邊切下了一窄條牛肉當“添頭”。這一說法似乎也成了批發市場里多個牛肉攤位老板的統一口徑,一旦顧客問起漲價的原因,老板就拿注水肉被撤來搪塞。
牛肉價格的上漲真如這位老板所說,是因為注水牛肉被撤,牛肉質量提高了嗎?
翻看商務部網站上的全國鮮牛肉價格走勢圖,6年來,鮮牛肉的價格一直保持上漲趨勢,價格波動曲線似乎并沒有以央視曝光注水肉為節點。
“牛肉的消耗量是愈發旺盛的,但由于飼養成本高,因此出現了供需不平衡。”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王曉悅說,有沒有注水不是根本原因,“主要是看有沒有足夠的肉牛”。
調查:
供需難平衡牛肉價難降
凌晨2時許,新發地牛肉類批發市場中的127號攤位開門了。在這個一年能銷售50噸牛肉的攤位上,老板卻因為不能給個“半生臉兒”的客戶留50公斤牛肉而犯難:“每天的進貨價都在漲,也許明天您就不能按這價錢拿貨了。”
整個市場中的批發商,都從河北、山東、內蒙古等地進牛肉,從源頭就開始漲價的趨勢雖然已經持續了幾年,但最近尤為明顯。
“運輸跟屠宰漲價都不是事兒,主要是誰都來要,我們也就漲點兒,不多。”經過多人擔保,山東省一家4A級養牛基地總經理趙先生終于肯在電話中吐露了點兒實情:現在肉牛出欄均價在27元/公斤,比去年高了近4元錢。
《全國牛羊肉發展生產規劃2013—2020年》中顯示,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受豬肉價格上漲的拉動,牛羊肉價格先是出現大幅上漲,此后一直保持增長的趨勢。但6年后的今天,人們才發現離每公斤牛肉價格不到30元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遠。
和“糖高宗”、“蒜你狠”等調味品漲價不同,牛肉這樣的大宗產品,很難看到游資炒作的痕跡。但牛肉漲價,是不是其他肉類漲價的“伴奏”呢?
新發地網站中的數據顯示,最主要肉類消費品—豬肉的價格雖然起伏不定,但3個月前每公斤售價是19.7元,昨天是19.75元。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曹兵海,曾對包括山東在內的中原地區肉牛存欄量進行過抽樣調研,結果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肉牛存欄量開始減少。
肉牛為什么會越來越少?
“除了飼養廠,肉牛主要靠家庭飼養、中介收購渠道進入市場。”曹兵海認為,大批的青壯年離開農村,出外務工,使得肉牛的家庭飼養量減少;而當可屠宰牛的數量不夠,屠宰企業就開始“殺雞取卵”,屠宰母牛和小牛。于是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牛本來就少,再生能力又遭到破壞,數量越來越少。
國家發改委今年9月發布的《全國牛羊肉發展生產規劃2013—2020年》,我國2010年牛肉消費總量為653萬噸,與牛肉產量持平。預計牛肉消費總量在2010年至2015年年均增長2%。而實際上,在2011年全國牛肉產量反倒下降了0.7%,2010年至2012年牛肉產量的年均增長率還不到1.4%。
“這就使得牛肉的產量遠跟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二者之間的‘剪刀差’在擴大。”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強說,按照中國目前的生產能力,不可能滿足中國人像西方人一樣以牛肉為主要肉類。
“一般冬天都是消費高峰,牛肉少,吃的人多自然漲價。開春兒天暖和了,肉價估計能降點兒。”一家火鍋企業的高管說。耿諾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