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壓力
結構調整難題仍存
達沃斯論壇與會嘉賓在開幕式后紛紛表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的開幕致辭,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現在是平穩的,中國經濟可以實現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信號。
印度尼西亞力保集團一位與會嘉賓說,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在努力平衡經濟,更加重視消費,通過結構調整,從以前的低成本、高污染,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出口產品,到注重經濟發展質量,注重發展環保和綠色產業,注重發展服務業等。通過這些途徑,中國的產品質量會進一步提升,消費市場會進一步擴大,經濟發展會更加平穩。
南非國家電力公司董事長左拉·索西說,與過去相比,中國現在更加重視結構調整和提高質量,目前的發展速度對世界經濟會起到促進作用,依然是世界經濟復蘇的引擎。
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專家指出,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本屆政府建立了宏觀經濟框架———合理區間。在合理區間內,主推調結構和促改革,但如果超出了這個框架,就需要采取措施使經濟進入合理區間。以此為前提,政府采取了三條措施:第一是總的來說沒有短期刺激政策;第二是出臺了大量調結構的措施,這些措施實際上伴隨著投資、消費擴大等產生刺激作用;第三是出臺改革措施。通過上述措施,中國經濟從7、8月開始出現了比較好的苗頭。
張曉強說:“7、8月份時,經濟回升態勢已經顯現,接下來一段時期,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基本具備了。”不過,“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很大了,由此也帶來了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區域發展差距大等不可持續的問題。”張曉強對記者坦言,調整產業結構存在三個難點。
首先是農業基礎比較薄弱,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難度比較大,用不到9%的耕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壓力很大,而且還要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二是我國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不僅可以增加就業,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對一二產業和經濟發展都有強大支撐作用;三是制造業大而不強,要在未來更加開放的環境中,優化升級制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現有的傳統產業進行工業化、信息化的深度整合。其中也包括通過采取有效措施淘汰過剩、落后產能。“不過也有很多難點,比如淘汰一部分過剩產能,就要考慮企業職工安置、銀行債務、對地方政府稅收的影響和沖擊、地方政府新的增長點等問題。”
方向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
李克強總理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致辭表示,30多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夠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得益于改革,未來中國要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還必須依靠改革“我認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就是市場能做的就讓市場去做,社會可以做好的就讓社會去做,政府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情,讓市場發揮應有的作用,激發更大的活力,這樣才能形成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張曉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通過最大的一個改革措施,就是正確地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各自的角色的區分。他表示,“未來政府的一些職能還是由市場來做,特別是資源分配應該以市場為主,我們應該把更多的職能轉移給市場,這就對企業對競爭更有利了。”
“未來的增長不僅是科學和技術問題,而是資源整合問題。應通過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和取消核準審批,使得企業和市場主體的活力更好地被激發。”張曉強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應進一步調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方面,國有企業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也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使得民企的積極性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此外,張曉強認為,資源產品價格的改革還遠遠沒有到位,應通過改革成品油、天然氣和電力的價格機制,進一步發揮價格對節約資源和科技創新的作用。此外,金融財稅領域也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未來利率市場化、資本項下可兌換,我們在具備了更完善、更有效的監管體系的前提下,一定會有序推進。”張曉強說。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教授李玲也認為,過去30年改革開放,中國是經濟先行。由于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改革政策的出現都是自下而上的,呈現分散化、碎片化的特點。而現在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社會方方面面都需要平衡發展,我國也急需現代國家治理體系。這需要我們在經濟、政治、環境、司法、文化等方面完善治理。(記者孫韶華 李唐寧 王炳坤 初 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