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我國農村"空心化"漸顯 農業大國面臨"農民荒"危機

2013年05月20日09:1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農民合作社 糧食 農業普查 中央一號文件 耕地保護政策 用地潛力 農村發展 農業大國 農業勞動力 農民土地

今年夏糧可望迎來“十連增”,而下一個十年是否還會“十連增”?“農村空心化”、“土地城鎮化”的現實讓未來糧食增產面臨挑戰,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糧食產量的持續增長,更需要深入研究——城市擴張的邊界在哪里;如何嚴控土地的城鎮化;中國如何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職業農民……

澆灌漿水、防治病蟲、準備收獲……眼下,在我國小麥主產區,夏糧生產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農業氣象專家預測,如果后期天氣正常,我國夏糧將再獲豐收。

在高起點、高基數上,如果夏糧再獲豐收,將迎來可喜的“十連增”。糧食連年增產,令人振奮。然而,許多人也開始擔心:實現連續增產后,我國糧食還有增產后勁嗎,增產的空間又在哪里?在城鎮化發展加速推進的過程中,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涌入城市,“空心化”的農村如何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1、農村“空心化”漸顯:散戶緣何不愿種糧?

最近幾年,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塘下村種田人越來越少。“全村一共430多戶,2003年村里還有一半農民在種田,現在只有120戶種了,還多是村干部、小組長和老人,40歲以下的人種糧積極性幾乎為零。” 村支書劉學澤說。散戶為什么不愿種糧?劉學澤說,這幾年糧食連年豐收,但糧價漲幅遠不及種地成本漲得快。現在和以前比,每畝地用肥增了70元,用種增了40元,加上機耕等各種費用,每畝投入從原來的220元漲到現在的400元左右。雖然種地成本翻番,但糧食產量增加不多,每畝五六百元的收入只抵上打工三四天掙的錢,真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不抵一月打工錢”。

目前,像塘下村這樣的村莊在我國十分常見。于是,每年開春,我們往往看到這樣的場景:婦女、老人在田間揮汗勞作,兒童在旁邊玩耍。

這幅畫面襯托出的是中國農村的現實,青壯年勞力奔向城市里的工廠,農業生產只好由婦女、兒童、老人來承擔。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分析說,根據測算,當前我國糧食生產的成本增長高于產值的增長,收益率呈下降趨勢。稻谷、小麥、玉米的收益率由1998年的30.6%下降到2009年的24.3%,大豆由37.0%下降為22.1%;在各類農產品中,糧食的收益又大大低于油料、棉花、糖料、蔬菜等經濟作物。雖然采取了對糧食的補貼與最低收購價的政策,其補貼收入仍低于當年總成本增加額與物質費用增加額。

這讓我們不禁擔心:現在,還有多少地方的農民一年到頭守著幾畝薄田,靠種地為生,踏踏實實安心種糧?

長久以來,我們都難以想象一個農業大國正在面臨“農民荒”的危機。

然而,數據再次印證了上面的事實。據統計,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27%。與此同時,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青壯年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以及農業收入占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2012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達到2.63億人,并且每年以近千萬人的速度增長。

但另一種情況卻日益凸顯,務農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數量卻急劇減少。在校讀書的“90后”,即便是來自農村的學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從未將農民作為未來的職業選擇。據統計,目前我國50歲以上農業從業人員已經超過40%。

從動態方面來看,1996年第一次農業普查時,50歲以上農業從業人員比重僅為18.1%,第二次農業普查時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個百分點。按此趨勢,到2016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時,我國農業勞動力中50歲以上所占比重將會超過50%。

依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確定,45歲及以上的農業勞動力為老年勞動力,這部分勞動力所占比重超過農業勞動力15%時就可稱之為勞動力的老年型結構。對照這個標準,“誰來種地”、“靠誰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等問題令人擔憂。

2、“土地城鎮化”堪憂:糧食安全誰來保障?

江西省余干縣烏泥鎮位于鄱陽湖邊的糧食主產區。多年來,當地三萬多畝水田因為整理不到位,只能種一季稻,另有近兩千畝土地被荒廢。為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面積,烏泥鎮政府2006年底開始實施造地增糧工程——修建了大量水渠、排灌站、機耕道,整平了原本高低不平的田地。村民吳姚根說:“我家的十多畝稻田現在可以種兩季稻,產量翻番,而且原來一些無法利用的小塊土地現在也可以種水稻了。”耕地整理使吳姚根家的耕地面積增加了近兩畝,無形中使糧食產量增加了10%以上。

烏泥鎮的做法在我國并非“獨一家”。在經濟發展和耕地保護雙重壓力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探索集聚土地資源、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徑,以化解“城鎮吃耕地”之憂。

按照常住人口計算,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2.57%,比2011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也就是又增加了2103萬城鎮常住人口。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各類建設占用耕地不可避免,此外,生態退耕、自然災害損毀等因素也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有研究顯示,東部一些省份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耕地要減少約13.69萬公頃。

今年初,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一體化藍皮書》中也指出,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導致土地要素流出糧食生產領域,工業化、城鎮化與糧食生產相互爭地的矛盾日漸突出。耕地約束構成了我國糧食安全的重大挑戰。

“地少人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隨著城市的擴張和各類建設用地的增加,耕地保有量下降不可避免。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城市空間分布與優質耕地分布大部分是重合的,使城市擴張與土地資源以及糧食安全的矛盾更為突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小映說。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