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測評方法
發展與民生指數是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五個維度測量的綜合性指數,每一維度都是構成具體方面的分指數,每個分指數又由若干個指標合成。其測評方法主要借鑒了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測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據每個評價指標的上、下限閾值來計算單個指標指數(即無量綱化),指數一般分布在0和100之間,再根據每個指標的權重最終合成發展與民生指數。此種方法測算的指數不僅橫向可比,而且縱向可比;不僅可以比較各省(區、市)發展與民生指數相對位次,而且也可以考察每個省(區、市)發展與民生改善的歷史進程。
(一)指標上、下限閾值的確定
表7 發展與民生指數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單位 |
權重 |
經濟發展 (22.0) |
經濟增長 |
人均GDP |
元 |
6.0 |
GDP指數 |
上年=100 |
2.0 |
||
結構優化 |
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3.0 |
|
居民消費占GDP比重 |
% |
3.0 |
||
高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 |
% |
2.0 |
||
城鎮化率 |
% |
3.0 |
||
發展質量 |
全社會勞動生產率 |
元/人 |
3.0 |
|
民生改善 (26.0) |
收入分配 |
城鄉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
% |
3.0 |
城鄉居民收入比 |
農村=1 |
3.0 |
||
生活質量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5 |
|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
元 |
2.5 |
||
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
% |
1.5 |
||
人均住房使用面積 |
平方米 |
1.5 |
||
城鎮保障性住房新開工面積占住宅開發面積比重 |
% |
0.5 |
||
互聯網普及率 |
% |
1.5 |
||
每萬人擁有公共汽(電)車輛 |
標臺 |
1.5 |
||
平均預期壽命 |
歲 |
2.0 |
||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 |
% |
2.0 |
||
每千人擁有社會服務床位數 |
張 |
2.0 |
||
勞動就業 |
城鎮登記失業率 |
% |
2.5 |
|
社會發展 (21.0) |
公共服務支出 |
人均基本公共服務支出 |
元 |
2.5 |
區域協調 |
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 |
- |
2.5 |
|
文化教育 |
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2.5 |
|
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2.5 |
||
衛生健康 |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
‰ |
2.5 |
|
社會保障 |
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 |
% |
2.5 |
|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標準占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 |
% |
1.5 |
||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標準占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 |
% |
1.5 |
||
社會安全 |
社會安全指數 |
% |
3.0 |
|
生態建設 (18.0) |
資源消耗 |
單位GDP能耗 |
噸標準煤/萬元 |
3.0 |
單位GDP水耗 |
噸/萬元 |
3.0 |
||
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 |
畝/萬元 |
3.0 |
||
環境治理 |
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 |
% |
1.5 |
|
工業“三廢”處理達標率 |
% |
1.5 |
||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 |
1.5 |
||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 |
% |
1.5 |
||
環境質量指數 |
% |
3.0 |
||
科技創新 (13.0) |
科技投入 |
萬人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 |
人年 |
3.5 |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 |
% |
3.5 |
||
科技產出 |
高技術產品出口占總出口比例 |
% |
3.0 |
|
萬人專利授權數 |
件 |
3.0 |
||
公眾評價 |
公眾滿意 |
人民群眾對發展與民生改善的滿意度 |
|
|
注:人均GDP、單位GDP能耗、單位GDP水耗、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按2000年價格計算。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