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本報記者 李曉聞
春運臨近,車票搶購白熱化。20日,12306網絡訂票系統顯示,2月8日(臘月二十八)當天去往東北、西北等多個方向的熱門車次臥鋪票不到兩小時就被搶光(本報1月21日C02版曾報道)。
網上搶票慘烈,火車站售票窗口、代售點則大多讓人空手而回,多數農民工的購票渠道并不暢通。這部分被網絡搶票技術門檻擋住的人,他們本應平等的購票權利如何才能得到保證?
推出網絡購票和電話訂票,原本是為了拓寬購票渠道,對一般人而言應該是件好事。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春運的購票大軍中,農民工占了很大一部分。由于生存環境、接受新事物程度的差異,不會網購的農民工顯得無所適從,這無疑是另一種新的不公平。
如今,買火車票的渠道確實多了,但農民工能順利買到票的幾率其實更低了。希望相關部門能多考慮一下購票大軍中的特殊群體,切實保障他們都能順利回家過年。針對農民工群體,是否可以提前開放購票,或者為農民工預留一些火車票?能不能給農民工購票開辟專門的通道?春運期間的“農民工專列”是否可以再多一些?
買火車票,這件原本相對簡單的事情似乎越來越復雜,讓原本就眉頭緊鎖的返鄉農民工又多了些唉聲嘆氣。春節這個喜慶的節日不應因此而變得苦澀,多想想辦法,確保購票機會均等,讓農民工順利回家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