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中央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許多省一級政府也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但是部分地市乃至縣市一級政府仍在強調經濟增長的速度,仍在試圖依靠大量投資拉動國內生產總值(G D P )的增長。記者還發現,在絕大部分地方投資目標的表述中,城鎮化取代了房地產投資,成為地方上投資項目新的主要方向。
目標
地市仍強調速度
盡管省一級的兩會大多還未召開,但從此前各省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已可大致獲悉今年各省經濟增長目標,總體來看,下調預期增長目標的已不只限于東部各省,中西部地區也開始更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問題。
比如說中部六省中的河南省提出的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以上,力爭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同屬中部的湖北省、安徽省同樣把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在了10%。湖北提出“競進提質”的總要求。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對10%的增長的定義為“沒有水分、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10%以上的預期目標,低于近年來皖經濟發展實際增速。”張寶順說,這一目標將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來。
西部一些省份也是如此。如甘肅省確定的2013年G D P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5%,與預計2012年實現的13%的增速基本相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更是把2013年的G D P增速預期目標調整為11%,比2012年調低一個百分點。
一些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同樣轉為強調質量。如深圳市在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2013年目標為:本市生產總值增長9%。這是近年來深圳首次將G DP增速目標下調到“個位數”。在廣州市委十屆四次全會一次會議,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提出,該市2013年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較上年度略微有所下調。另據長沙市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該市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較去年下調一個百分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省市下調增速的同時,一些地級市甚至縣級市仍在強調增長的速度。例如,宜昌市在全市經濟工作會上確定的2013年全市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5%,經濟工作力爭生產總值沖3000億、全社會投資超2000億、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200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至3個百分點。在這個會上,該市下屬各縣市區也紛紛定下2013年發展目標,分別為:宜昌高新區要加快步伐,打造名副其實的全市經濟發展核心區、改革創新實驗區和城市建設拓展;夷陵、西陵、伍家崗、點軍、猇亭要加倍努力,共同鞏固提升城區經濟龍頭地位;宜都、枝江、當陽要奮力沖刺全國百強縣市;遠安、興山、秭歸、長陽要努力走在全省山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前列,遠安要力爭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五峰要奮力跨入“第二方陣”。
手段
增長仍依賴投資
《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了解發現,在地方政府的增長計劃中,投資仍是重中之重,即使一些下調了增長目標的市也不例外。如武漢提出,堅持把加快工業發展放在經濟工作首位,今年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投產5個,開工建設5個;10億至50億元項目投產10個,開工建設10個。工業投資突破2400億元。合肥也提出,2013年一批超50億元的重特大項目將在合肥誕生,主要圍繞巢湖綜合治理開發、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城鄉基礎設施、節能環保、民生工程等重點領域,確保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00億元。巴中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該市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0億元,增長35%。會上提出的今年主要任務共七項,第一項為“強化項目推進,保持投資較快增長”。
投資未減也是一些機構預測2013年我國投資增速會有明顯提升的重要依據。中國投資協會預測2013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同比增長24%,成為近年來預測中比較高的年份。該協會會長張漢亞給出的5點理由,全部和政府政策相關,其中第四條是“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積極性依然不減”。
張漢亞說,2013年是各級地方政府換屆之后的第一年。經濟發展一直是地方政府關注的重點,投資的快速增長是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手段。沒有一個地方政府不重視投資建設,特別是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增加建設項目,擴大投資規模,以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2012年在國家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后,許多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提出了宏偉的投資項目建設計劃,開工了許多新的項目,這些項目中的大部分要在2013年才能進入投資建設的高峰期。
但是,高投資也引發了經濟界的擔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就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為了保增長,各地作出的投資規劃,已經達到了17萬億元,這是不可持續的,問題暴露得很明顯。”交通銀行也提出“應警惕穩增長政策執行失當和政府換屆疊加可能再次催生的投資過熱風險。”
方向
城鎮化成新核心
未改變的是地方政府對投資的路徑依賴,改變的是投資的方向。根據近期出臺的多省市區地方政府2013年投資規劃目標和城鎮化建設設想,絕大部分地方的投資目標中不再有關于房地產投資的表述,而城鎮化則成為地方投資的核心,地方投資規劃的重點基本圍繞基礎設施、產業承接、公共服務展開。
多地明確設定城鎮化指標。菏澤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3年菏澤在2012年提高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城鎮化率將再次提升2.5個百分點。鎮江市政府提出,搶抓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機遇。把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率達到65%。福州市政府提出將針對“城鎮化建設”加大財政支付力度,安排2.9億元,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安排3億元,支持加快瑯岐等馬尾新城重點區域的開發建設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
“近期多省市集中出臺大規模投資規劃,顯示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已開始抬頭。”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說,2013年各地政府換屆已基本完成,按照以往的經驗,固定資產投資的換屆效應仍可能出現,再加上如果當前穩增長政策在執行中可能失當的雙重作用,使得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投資過熱風險。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將新一屆政府提出的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錯誤地理解為更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地方大規模的投資規劃雖然可能受到平臺治理政策和資金來源受限而無法全部實現。但近期地方政府通過債券、信托等銀行貸款之外的融資方式也獲得了部分資金的支持,同時銀行繼續承受來自地方政府的巨大信貸需求壓力,未來投資過熱依然擁有相匹配的金融土壤。新一輪的投資過熱可能導致經濟結構再次惡化,從而有損于長期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對此中央政府應該有所警惕,提前防范。
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由于2012年土地出讓金縮水,國土部又加大對地方政府推地的監管力度,部分地方政府開始蠢蠢欲動。“已有不少地方政府認為城鎮化將給地方政府帶來新一輪的土地財政機會,認為是房地產業的救星。在財政壓力下,地方政府仍有可能巧立名目賣地。” □記者 方燁 梁倩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