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網11月1月訊 據國家農業部網站消息,10月30日,農業部在山東濱州召開全國秸稈循環農業現場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各地的經驗和做法,研究部署推進秸稈循環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王衍亮在講話時強調,秸稈是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源,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組成部分,推進秸稈資源商品化、資源化利用,將秸稈廢棄物資源吃干榨盡,對于加快秸稈綜合利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衍亮指出,我國秸稈資源十分豐富,發展秸稈循環農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緩解資源約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有效手段和現實選擇;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是發展低碳綠色農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
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科教環能部門要以務實的精神、務實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充分發揮政策扶持的推動作用、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多產業融合的集聚作用,推進秸稈循環農業大發展。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切實解決秸稈循環農業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各階層轉變觀念,樹立秸稈經濟意識。二要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加大補貼力度,實行稅收優惠,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三要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發展秸稈循環農業的重要舉措,積極打造技術領先、基地帶動、規模發展、多產業融合的秸稈循環農業典型,并在項目和資金投入上給予傾斜。四要切實發揮典型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典型考察、現場觀摩等方式,營造學習典型、推廣典型、放大典型的氛圍,做到宣傳一個典型,帶活一批企業。五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秸稈循環農業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的聯合攻關力度,用高新技術引領企業發展,用先進成果提高企業效益,讓秸稈循環農業發展始終運行在科技支撐、科技推動、科技引領的良性軌道上。
據了解,近年來,各地和各級農業部門不斷加強對循環農業建設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指導,涌現出了許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秸稈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山東省濱州市政府副市長耿濤告訴記者,濱州現已探索出了農作物秸稈—食用菌—休閑農業—菌渣—生物菌肥—鹽堿地改造循環模式,農作物秸稈—青貯—養殖—沼氣—農戶集中供氣—沼液、沼渣—有機肥—果蔬種植—生態農業觀光循環模式,農作物秸稈—沼氣—沼渣沼液—有機肥循環模式,農作物秸稈—生物反應堆—有機肥循環模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產業化秸稈利用格局,秸稈利用總量450萬噸左右,利用率接近85%。而黑龍江省鶴崗市充分利用稻殼資源,推動稻殼能源化,已建成的60多座糧食烘干塔,用稻殼做燃料年烘干糧食300多萬噸;3座稻殼發電站今年已累計發電3500萬度,實現收入2625萬元,利潤525萬元;利用稻殼灰年產白炭黑7700噸,實現銷售收入3850萬元,年產活性炭4400噸,實現銷售收入2640萬元。(中國網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