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本報記者 傅蘇穎
專家稱,具有濱海資源類的上市公司或將捷足先登
10月16日,國務院密集批復了天津、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西等多省市的海洋功能區劃。對此,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主要是落實國家對海洋資源管理開發的戰略部署。此外,也是沿海地區省份尋求經濟增長點的一個極好時機。對于投資來說,除了民營資本或成為主力之外,也不排除被具有濱海資源類的上市公司捷足先登。短期內,效果主要停留在提振信心上,對市場的影響,更多的還是一個長期利好消息。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底,國務院就批準正式實施《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年-2020年)》(以下簡稱《區劃》),《區劃》確定了我國到2020年海洋空間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要實現的六大目標。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上述七省一市的海洋功能區劃的獲批,可以看作是落實國家隊海洋資源管理開發的戰略部署。
從政府層面來看,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的通行條件。目前,各沿海大省紛紛拋出自己的規劃。如江蘇省“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的2015年海洋生產總值目標為6800億元;遼寧省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人均收入50000元,照此預測海洋生產總值為9000億元;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設定的2015年目標為1098億元;天津2015年海洋生產總值目標是5000億元;廣西2015年海洋總產值目標為470億元。
在當前經濟環境比較疲軟之時,董登新表示,七省一市的獲批,相關地方政府可通過利用這一新的發展平臺給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華泰證券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從地區規劃看,這些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沿海省份的勞動力成本、貿易口岸等競爭優勢已經明顯弱化。海洋作為沿海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當然要充分利用,促進經濟增長。所以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海洋經濟掘金的大潮來。
從產業分配的角度看,在房地產等支柱型產業受到國家抑制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的有效投資的支撐,各地順利達成GDP的主要目標將會十分困難。而海洋經濟的發展對于許多臨海省份來說,提供了一次“轉型”機遇。
此外,董登新分析認為,結合今年以來政府對民間資本的鼓勵以及約束的松綁,預計獲批的各大沿海省市的海洋資源將成為民間資本競相投資的目標。當然,由于上市公司擁有融資的便利性等天然的優勢,也不排除被具備濱海資源的上市公司捷足先登的可能。此外,由于這是區劃,只是一種綱領性規劃,因此,短期內的效果應該只會停留在概念上,對市場來說,更多的是一個長遠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