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本報記者 孟斯碩
國土資源部網站13日對外發布《稀土探礦權名單》和《稀土采礦權名單》。根據名單,全國稀土探礦權為10張,采礦權則從113張削減至67張,削減幅度達到四成,顯示出國家對于稀土治理和稀土整合的決心。
根據采礦權名單,江西獨攬45張采礦證,居各省區之首。在江西的45張采礦證中,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獨攬43張,贛州虔力稀土新能源有限公司1張,萬安江鎢稀土礦業有限公司1張。根據公開消息,贛州此前擁有采礦證88張,此次大幅減少了贛州稀土采礦證的數量。
其余的采礦證分布情況是:四川7張,福建5張,廣東3張,云南2張,內蒙古2張,湖南、廣西、山東各1張。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成為湖南省唯一一家領到稀土采礦證的企業,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贏得廣西唯一的采礦證,山東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也是山東省僅有采礦證的企業。內蒙古的兩張采礦證均給了包頭鋼鐵(集團)。
“從采礦證的數量和分配可以看出,國家規范稀土行業開采、打擊稀土私挖亂采的決心。同時,也看到采礦證更加集中在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手中,表明國家希望通過對采礦證的管理來加強稀土行業的整合。”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今年8月,國土資源部曾下發通知稱,為進一步規范稀土礦業權管理,省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清理并重新審核已頒發的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對列入省級稀土勘查專項規劃礦區和經潛力評價確定的成礦遠景區內的所有礦業權逐一進行清查,依法嚴格查處以登記其他礦種的名義勘查開采稀土等違法違規行為。
上述專家指出,近幾年來國家對于“私挖亂采”的現象均予以嚴厲打擊,但是因私采稀土也給地方帶來了很大的財政和經濟貢獻,地方政府對于“私挖亂采”的打擊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如果想杜絕這一現象,仍需要國家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