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盛媛 浦潤民
在本月遭到歐盟正式石油禁運后,伊朗又聽到了一個壞消息:當地時間15日,沙特和阿聯酋已啟用兩條繞過霍爾木茲海峽的新輸油管道。
兩國新開“油路”之舉,不僅令受限于波斯灣“油路”的中東產油國獲得了巨大的靈活性,更令一度自以為手挾“王牌”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陷入了空前的被動。就在當日,伊朗還曾發出警告,如果歐美不取消制裁,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如今,面對愈加嚴厲的歐美制裁,伊朗曾多次“要面子”地表示,制裁對伊朗石油產量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從伊方多次威脅封鎖運油要道霍爾木茲海峽以及其石油日產量跌至22年新低的數據,不難看出其“內傷”正日趨嚴重。
新開“油路”
15日,阿聯酋通過一條長達370公里、造價達35億美元的新管道裝載了第一艘油輪。這條管道曾被擱置多年,目前每天能承受150萬桶的石油運輸,大約占阿聯酋日出口量的65%。阿聯酋石油部長哈米利稱:“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工程。”
沙特則悄悄將一條天然氣管道改建成了原油管道,這條長1200公里的管道從沙特東部油田開始通向紅海延步附近碼頭,每日運能為200萬桶,占沙特石油出口量25%。
沙特官員稱,該管道本建于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之后改裝成天然氣管道,現在又改建回原油管道。“我們想要做好準備。”上述官員稱,“這條管道給予我們靈活性。”此外,沙特還擁有其他三條繞過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
沙特和阿聯酋新開“油路”之際,正是西方就核問題對伊朗強力施壓以及美伊關系無比緊張之時,這兩條石油運輸管道的悄悄開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伊朗對石油市場的影響。
要知道,全球海上石油貿易有三分之一要取道霍爾木茲海峽。
如今,新“油路”將使得繞行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運輸能力翻番,達到每天650萬桶,約等于每天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1700萬桶運能的40%。
盡管沙特和阿聯酋稱,新開管道并非直接針對“德黑蘭的威脅”,但石油貿易商和分析師們則普遍認為,制衡的目的很明顯。英國媒體引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高級研究員坎帝育緹的觀點稱,多條輸油管道將部分消解伊朗的威脅,而增加的運輸能力符合沙特的目的。
產量新低
伊朗15日再次威脅稱,歐美若不撤銷制裁,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在美國部署了大量軍事力量的情況下,目前還不清楚伊朗會如何關閉這一輸油要道。
在歐盟7月1日正式實施對伊朗石油禁運后,3日有消息稱,伊朗議會正在商議一項關閉該海峽的議案,但由于議會并不掌握國防和外交決策權,該議案在很大程度上更具象征意義,旨在表明立法機關支持任何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決定。
“根據這項法案,在對伊朗的所有制裁撤銷前,霍爾木茲海峽將一直關閉。”伊朗議員柯多斯如此表示。
而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阿里·法達維則聲稱,伊朗有能力“不讓一滴石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
不過,有政策制定者和石油貿易商懷疑,在諸產油國新開“油路”的情況下,伊朗是否還能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威脅?因為該海峽是伊朗所有自產原油出口和糧食進口的大門,同時封鎖極具戰略意義的霍爾木茲海峽,可能會扣動美軍,甚至其他國家軍事行動的扳機。
事實上,歐盟石油禁運以來,伊朗一方面表示制裁對伊朗沒有影響,另一方面則多次威脅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要求撤銷制裁。伊朗石油部長卡希米在7月初曾表示:“伊朗在全世界有很多朋友,不擔心石油銷售。”
然而,據國際能源署12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由于西方的制裁,伊朗6月原油日產量僅為320萬桶,創22年來新低。去年,伊朗石油日產量為370萬桶,5年前則為420萬桶。
歐佩克的月度數據則更為悲觀。數據顯示,6月份伊朗石油產量已降至每日296萬桶,較5月份水平減少19萬桶。如今,伊朗已被伊拉克超越,丟失了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的寶座。
為了躲避西方制裁,伊朗油輪不惜更改名字、船旗甚至船籍港。然而西方的制裁正愈加嚴厲。12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50多家涉及核和彈道導彈項目的實體實施制裁,同時認定數十家銀行和運輸公司暗中采取手段使伊朗免受制裁影響,決定凍結其資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周小幅上揚,達到每桶97.26美元。美國政府對伊朗采取新的經濟制裁,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再次趨緊,是促使油價回升的重要原因。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預測,全球原油需求今明兩年穩中有升,今年國際油價將維持穩定,明年將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