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上海8萬失業青年三重門:年輕人感覺單位不公平

2012年04月16日11:4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上海城鎮 三重門 青年就業 勞務派遣 失業人員 啟航 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法 80后 同工不同酬

是什么讓上海目前約有8萬青年人登記失業?是什么讓高學歷青年人相繼失業?早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部分青年人自身條件不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眼高手低、對工作要求高等自身原因,父母和社會對他們的影響不容小覷。比如,有的父母只愿孩子從事穩定的工作,有的父母因家境良好縱容孩子失業;而用人單位普遍喜愛的勞務派遣制,已經影響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擇業,亟須引起社會各界重視。

上海青年人失業現狀

2011年底,上海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人約80000人,約占登記失業總數的30%。失業青年群體的主要特點是高學歷化、失業周期加長,登記失業青年中約有20000人失業1年以上。

青年人失業三大原因

個人原因:一部分青年不符合用人單位要求;一部分青年心態失衡,主要表現在浮躁、更愿進相對穩定的機關或國有企事業單位等。

家庭原因:不少家庭家境尚可,不需子女負擔家庭責任,父母非常希望孩子找個穩定的工作。

社會原因:不少用人單位采用勞務派遣機制,讓青年人感覺“不公平”、“沒希望”。

早報記者 姜麗鈞 實習生 張婧艷

上海本地人,畢業于申城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今年只有25歲,集這些優秀條件于一身,小沈畢業后兩年多,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現在,小沈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要求——除了考研或是考公務員,似乎沒有別的出路。但在屢屢考試受挫后,她成為上海約8萬名登記失業青年中的一員。在有關統計中,她還被劃為兩類失業人群——高學歷失業青年、長期失業青年。

日前,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應鴻慶在上海扶持失業青年就業“啟航”計劃的啟動儀式上就曾表示,目前,上海失業青年群體呈現出的主要特點有兩個,即高學歷化、失業周期加長。

據有關部門調查,近年來,上海城鎮登記失業青年人數及占比逐年上升。2011年底,約有8萬名35歲以下青年人登記失業,約占城鎮登記失業總人數的30%,其中,又有約2萬人是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青年。

有關部門人員稱,目前統計的失業人數,僅為主動在政府部門登記的人數,實際上,散布在社區中隱性失業的宅男宅女的數量還不止這些。

是什么讓這8萬名青年失業?又是什么讓高學歷失業青年、長期失業青年不斷涌現?

穩定工作的強大吸引力

在失業兩年多的時間里,小沈也曾經不斷求職,也曾抱著只要是行政類低級文職都愿意做的想法,但她從沒成功過。像身邊的許多同齡人一樣,她非常希望能夠找到一份足夠穩定的工作。

春暖花香,在楊浦區就業促進中心,已經30歲的趙靜由父親陪同前來求職,她中專畢業已有10多年,卻幾乎從沒正式工作過,是一名長期失業青年。因為家境還不錯,父母常常勸她:“家里有幾套房子收租,不需要你的工資。”父母長期的思想灌輸,讓趙靜習慣了不工作,直到最近,她的父親才開始著急,“希望女兒能有一份簡單的工作,至少將來有退休金。”

和趙靜一樣,30歲的王凱也因為父母“找穩定工作”的要求,失業已有一年多。王凱通過進修取得計算機本科學歷,如今每天在家中搗鼓電腦。

楊浦區就業促進中心首席職業指導師、青年就業“啟航”導師武亭曾建議王凱,IT知識更新很快,鑒于他失業時間比較長,直接應聘大型企業有困難,可以先去中小企業積累工作經驗。這一建議盡管得到王凱的認同,卻遇到其母親的堅決反對:“孩子最好是進國企,那種一進去就能干到退休不用擔心的企業。”

在武亭看來,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人,都期待找到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其中不少正是來自家長的影響。一方面是不少家庭的經濟條件尚可,不需要子女來負擔家庭;另一方面是很多中年人曾經經歷過下崗、失業的大潮,不愿在子女身上再發生這樣的情況,因此往往非常希望孩子能找到一個穩定的“鐵飯碗”。

家長對當代青年人就業的影響有多大?在市人保局對失業青年的調查中,約12.8%失業青年坦承“家長對自己的就業幾乎完全包辦或干預較多”,另有約17.4%的失業青年稱“(家長)會給出自己就業的意見建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正是在父母的溺愛下,一些年輕人逃避社會、逃避工作。武亭曾遇到一個20歲男孩,完全沒有工作欲望。

勞務派遣的負面效應

26歲的王玥擁有大專學歷,已經生了孩子,還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目前已經失業半年多。

最讓親友覺得可惜的是,王玥自己辭去了中石化下屬一家企業的行政工作,繳納四金后每月到手工資2500多元。這在很多人看來確是一個不錯的單位,但王玥自己并不這么認為,因為她只是一名勞務派遣員工,福利待遇都與正式員工有一定差距,“正式員工每年都能加薪,可是勞務派遣工就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工資支付勞務報酬,努力工作也難以升職。”

辭職后,王玥通過政府職介機構求職,期望換一份新的工作。“我們為她介紹了建交委系統的一個人事助理職位,但仍然是勞務派遣性質。”武亭日前分析說,目前不少大型國企、外企都采用勞務派遣機制,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種各方面操作都比較方便簡單的用人機制;但對王玥等求職者來說,“覺得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員工不發生直接勞動合同關系,改由勞務派遣機構分別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定向用工合同,然后由用人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派工費”。勞務派遣工已經帶來“同工不同酬”、超時加班、欠薪欠保等問題。

“我覺得自己只能一輩子在這個崗位上,只是企業的一個雇工,常常覺得自己是游離于單位之外的。”王玥說,目前,她去了一家大型超市工作,雖然聽上去沒有中石化的名聲響,但在這里有了主人翁的感覺,成為一名正式的合同制員工。

市就業促進部門認為,雖然并非是主要原因,但勞務派遣機制確實影響到一部分青年的擇業。

按照《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的崗位上實施,但實際上,勞務派遣已經很多情況下被用在長期性、穩定性甚至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崗位中。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去年10月表示,全市勞務派遣工多達132萬。

對此,上海早已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開始摸索解決辦法。早在去年5月,市政府就召開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工作會議,強調勞務派遣的一些突出問題已經影響到勞動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必須有效控制勞務派遣用工總體規模,逐步降低比例。

不成熟的就業心態

4月初,在黃浦區人保局組織的失業青年招聘專場會上,畢業于上海一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小俞愁眉不展。大四期間,他曾在中國科勒投資有限公司實習半年,負責電腦軟件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可他總覺得自己只是別人口中“修電腦的”,“并不受人尊重”。他期待學成之后能找一份“更受尊重”的工作,比如軟件開發。

在楊浦區就業促進中心首席職業指導師武亭看來,不少失業青年學歷較高,也有著遠大的理想,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往往令他們難以接受。

“一些行政助理、人事助理的工作比較瑣碎,像復印材料、接聽電話這樣單調的工作,就讓一些年輕人覺得‘這不是自己應該做的’。”武亭分析說,但工作要一步步來,基層崗位是繞不過去的。

另一個現象是,現實的工作與理想差距讓不少年輕人從就業之初,就排斥自己的工作,不愿意付出更大努力,遇到問題往往一走了之。“有的年輕人做得不開心了,招呼都不打,第二天就不上班了。”楊浦區就業促進中心職介科科長夏麗雯說。

“這一代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注重發展空間,而不像他們的父輩,只是埋頭工作。”夏麗雯分析說,一些青年雖然有宏偉的目標,卻不知道如何去實現,或者在還不具備條件的時候,心態就比較浮躁,不能沉下心來做好眼前的工作。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